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1,共4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参考文献8
-
1Roger Henderson, 《European Finance》 , McGraw - Hill, 1993
-
2《A change in the landscape》 , Economist, 09/12/2000
-
3《Untangling》 , Economist, 14/08/99
-
4《Last day for the Landesbanke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International Edition, May99
-
5《The German costs of concentration》 , Multinational Monitor, Apr97
-
6《Power banking》 , Economist, 15/02/97
-
7《Those German banks and their industrial treasures》 , Economist, 21/01/95
-
8《Land grabbers》, Economist, 15/10/94
同被引文献14
-
1李宽,周好文.全能银行的发展与中国金融业未来取向[J].新金融,2005(4):10-13. 被引量:2
-
2陈柳,熊波.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比较研究及中国的选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3):99-104. 被引量:16
-
3徐焕章,魏娟娟.国际产融结合模式的比较分析[J].财会研究,2007(1):56-58. 被引量:11
-
4杜莉,高振勇.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德国和英国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07(2):152-155. 被引量:9
-
5张庆.全能金融——德国金融体制的特点[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28-30. 被引量:4
-
6陈柳钦.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5):67-73. 被引量:2
-
7李翀,曲艺.美日德产融结合模式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2(5):1-8. 被引量:14
-
8祁斌.综合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金融,2014(4):30-32. 被引量:8
-
9王常柏,纪敏.金融资产同质性:关于全能银行的一个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2(6):56-62. 被引量:13
-
10陈和午.独具特色的德国金融体制[J].金融博览,2014,0(15):11-12. 被引量:1
-
1唐珂.德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J].吉林金融研究,2010(1):20-22.
-
2卡尔-彼得·夏克曼-法利斯.德国储蓄银行:德国银行业的中坚力量[J].金融世界,2013(9):102-104.
-
3许建东.德国银行业加快战略调整步伐[J].国际金融研究,1996(9):17-19.
-
4左大培.危机重重的德国银行业[J].银行家,2003(2):36-40.
-
5左大培.危机重重的德国银行业[J].金融信息参考,2003(4):56-57. 被引量:1
-
6周海文,吴险峰,何刚,王刚,许斌.德国银行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特点与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3):69-72. 被引量:1
-
7周光宇,孙大智.德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借鉴[J].西南金融,2004(2):51-53.
-
8周光宇,孙大智.德国银行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4,24(4):26-30. 被引量:3
-
9赵凤林,丁振京.德国银行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11):60-62.
-
10杨辉.德国银行业学习考察感触与启示[J].时代金融,2007(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