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声音”: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读后
被引量:3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109-112,共4页
Hebei Academic Journal
同被引文献18
-
1李杨.“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J].南方文坛,2003(1):10-12. 被引量:14
-
2陈立旭.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3(1):114-122. 被引量:7
-
3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和城里人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J].文学评论,1988(3):45-56. 被引量:27
-
4雷达.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对当今文学存在理由的若干思索[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2,0(11):94-98. 被引量:6
-
5池莉.我[J].花城,1997,0(5):51-54. 被引量:42
-
6徐贵权.论意义世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16. 被引量:19
-
7欧阳友权.论网络文学的精神取向[J].文艺研究,2002(5):74-82. 被引量:32
-
8周志雄.九十年代《阿Q正传》研究述评[J].鲁迅研究月刊,2001(3):36-41. 被引量:4
-
9樊星.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J].文学评论,2001(2):24-32. 被引量:25
-
10汤哲声.蜕变中的蝴蝶——论民初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J].文学评论,2001(2):117-126. 被引量:4
-
1徐秀.冷静的审视 犀利的批判──读《阐释中国的焦虑》[J].中国图书评论,1999(6):30-31.
-
2金元浦:十答文化中国国际形象[J].创意世界,2014(3):32-34.
-
3金元浦,迪米特·甘特雪夫.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发展的保护神[J].创意世界,2016,0(4):56-59.
-
4孙玮.中国文化:不能这样走出去[J].社会观察,2010(3):27-28. 被引量:1
-
5陈太胜.转型期的社会和知识分子阐释[J].博览群书,2000(3):20-21.
-
6马骁远.梳理与关切中国文艺学的公共性建设——评陶东风等著《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J].中国图书评论,2012,35(7):114-118.
-
7《散文选刊》下旬刊征稿[J].散文选刊(原创版),2010(11).
-
8《散文选刊》下旬刊征稿[J].散文选刊(原创版),2010(2).
-
9《散文选刊》下旬刊 征稿[J].散文选刊(原创版),2010(12).
-
10《散文选刊》征稿[J].散文选刊(原创版),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