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Review of Investment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5
-
1洪志先.中国银行应对WTO的策略[J].财经科学,2000(S2):225-228. 被引量:1
-
2戴根有.未来五年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重大问题[J].金融博览,2000,0(11):17-18. 被引量:1
-
3谢平,唐才旭.关于中国货币乘数的预测研究[J].经济研究,1996,31(10):25-33. 被引量:25
-
4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1999,34(5):3-10. 被引量:95
-
5马蔚华.金融电子化——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金融,2000(1):42-44. 被引量:15
-
6汪兴隆.对我国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反思[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4):4-7. 被引量:6
-
7胡援成.中国的货币乘数与货币流通速度研究[J].金融研究,2000(9):22-30. 被引量:42
-
8陈元.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J].中国金融,2000(10):7-9. 被引量:3
-
9杨道法.西部大开发与我国的银行制度[J].财经科学,2000(6):56-57. 被引量:2
-
10刘明志.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1,36(2):3-12. 被引量:181
二级引证文献34
-
1曾玉成,王雨魂,林强.四川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2(3):70-72.
-
2周勉之,李其保.中国M2/GDP过高的成因分析[J].中国商界,2010(5):69-69.
-
3汪洋.中国M_2/GDP比率问题研究述评[J].管理世界,2007,23(1):137-146. 被引量:37
-
4谢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_2/GDP[J].经济研究,2007,42(2):27-37. 被引量:115
-
5田立中.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效应及其提升途径[J].中国市场,2007(19):38-39. 被引量:1
-
6张春生,吴超林.中国M_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5):3-16. 被引量:30
-
7刘钻石,李丹.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30(5):37-43. 被引量:7
-
8冯贞柏.体制约束、经济市场化与货币化指数“剪刀差”——论“中国之谜”的短期性[J].经济体制改革,2009(3):15-21.
-
9江春,江晶晶,单超.基于总需求结构的中国“高M_2/GDP之谜”解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5):18-26. 被引量:6
-
10胡宗义,刘亦文.货币反替代视角下的M2/GDP畸高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43-48. 被引量:7
-
1杨冬梅.利用信托方式处置不良资产的探讨[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5):15-16.
-
2贾根良.我国为什么不要急于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J].国外理论动态,2012(2):60-62. 被引量:4
-
3林瑞全.我国加入WTO 10年外资保险经营特征及财务状况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35):96-99. 被引量:1
-
4经营银行的奥秘[J].新领军,2012(3):18-18.
-
5朱锦荣.转变观念 开拓创新 全面提高农业银行经营效益[J].安徽城乡金融,2000(C00):4-6.
-
6政策[J].证券导刊,2006,0(43):6-6.
-
7巴曙松.入股中国银行业的可行投资模式分析[J].中国投资(中英文),2005(7):54-58. 被引量:5
-
8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主要路径的转换[J].商务周刊,2006,0(Z1):63-63.
-
9牟益斌.关于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探索[J].新金融,1996(2):24-26.
-
10李变花.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金融安全与监管[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4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