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96-101,共6页
Hebei Academic Journal
共引文献19
-
1屈建军.论近代中国“反传统”运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14(1):7-12.
-
2任放.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3(2):236-275. 被引量:11
-
3申剑敏.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与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J].人文杂志,2001(6):123-128. 被引量:11
-
4杨锦銮.比较视野中之晚清“西学中源”与“中体西用”文化观[J].晋阳学刊,2007(5):95-99. 被引量:4
-
5范敏娟.康有为中体西用思想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7(11):19-21.
-
6张永春.黄遵宪与晚清“西学墨源”论[J].江汉论坛,2009(7):76-82. 被引量:5
-
7苏全有.论清末政府阶层中西文化观的两种形态[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5):36-45.
-
8张全省.近年来张之洞研究综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5(1):87-91.
-
9王传凯.洋务派孙家鼐的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3):70-73.
-
10杨锦銮.戊戌维新时期“中体西用”论的分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76-8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23
-
1郭镇海.中西碰撞中的文化选择——析“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4):71-75. 被引量:2
-
2侯明喜.“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J].文史杂志,2000(2):24-26. 被引量:2
-
3李毅.“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再认识[J].道德与文明,2002(1):62-66. 被引量:3
-
4王腊云.简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1(2):73-75. 被引量:2
-
5陈旭麓.论“中体西用”[J].历史研究,1982(5):39-55. 被引量:38
-
6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J].历史研究,1980(4):19-36. 被引量:7
-
7黄逸峰,姜铎.重评洋务运动[J].历史研究,1979(2):58-70. 被引量:13
-
8任丑.对“中体西用”文化内涵二重性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5):68-71. 被引量:1
-
9梁凯.“中体西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最佳”调和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S2):223-226. 被引量:3
-
10路新生.论“体”“用”概念在中国近代的“错位”──“中体西用”观的一种解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3-1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4
-
1王利华.试论中国近代民权政治发展的历史走向[J].世纪桥,2015(11):84-85.
-
2袁从秀.“时空”的基本维度与时空观念——以“洋务运动”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8,0(7):31-36.
-
3陈明亮,赵臻,马庆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调查、分析与建议[J].管理工程学报,2018,32(4):79-87. 被引量:2
-
4褚宏观,陈卫东,马金祥.五四青年的形成及其历史贡献[J].当代青年研究,2020,0(2):52-57. 被引量:1
-
1赖继年.管窥“中体西用”——以《劝学篇》为中心[J].邯郸学院学报,2011,21(2):77-79.
-
2罗肇前,王恩重.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历史教学问题,1995(3):64-65. 被引量:2
-
3赵燕玲.论“中体西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J].学术交流,2002(4):143-146. 被引量:3
-
4李茂祝.论张之洞的经学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106-107.
-
5吕本香.“中体西用”不是洋务派和张之洞的“专利”[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10):35-35. 被引量:1
-
6吴民贵.沈葆桢信札散论[J].历史教学问题,1999(3):28-30.
-
7任群景.新陈代谢视域中的“中体西用”[J].魅力中国,2010(23):342-342.
-
8周霞.袁世凯与山东近代化[J].历史教学问题,1996(5):51-53. 被引量:1
-
9国学经典·一句一悟[J].先锋队(下旬刊),2015,0(7):53-53.
-
10崔会东.“经世致用”思想与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1(3):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