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生物学科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
5
Aspects on Reforms of the Laboratory Practices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for Students Major in Life Scienc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内容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拟解决的办法以及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
作者
黄锡荣
张文娟
杨景和
李越中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化学学院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01年第3期21-23,共3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关键词
生物学科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实验课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分类号
Q-4 [生物学]
O6-45 [理学—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1
戴乐蓉.
生物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设计[J]
.大学化学,1996,11(5):10-11.
被引量:2
2
周金渭,董小梅,徐功骅.
鲁米诺的化学发光[J]
.大学化学,1996,11(2):31-33.
被引量:7
3
陈慧兰,吴琴媛,徐培珍.
无机化学实验(Ⅱ)结合科研选题的尝试[J]
.大学化学,1994,9(3):13-1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美]帕维亚(Parial,L·) 著,丁新腾.现代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导论[M]科学出版社,1985.
2
陈慧兰,钱钺,陈冠菁,唐雯霞.
辅酶B_(12)模型化合物的研究(Ⅱ)——自旋捕集ESR法鉴定RCo(Salen)L溶液中的烷基自由基[J]
.科学通报,1990,35(14):1070-1073.
被引量:8
3
陈慧兰,陈冠菁,缪炳文,唐雯霞.
辅酶B_(12)模型化合物的研究(Ⅲ)——一类新型烷基钴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Co—C键稳定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4):431-435.
被引量:4
4
陈冠菁,陈慧兰,张文彬,唐雯霞.
辅酶B_(12)模型化合物的研究(Ⅳ)——气相色谱法鉴定烷基钴席夫碱配合物热分解气体产物[J]
.科学通报,1991,36(16):1279-1280.
被引量:1
5
陈慧兰,陈冠菁,李玉梅,唐雯霞,戴庆平.
辅酶B_(12)模型化合物的研究——Ⅰ.双水杨醛缩乙二亚胺烷基钴(Ⅲ)配合物Co-C键的性质[J]
.无机化学学报,1991,7(4):373-378.
被引量:8
6
陈慧兰.
辅酶B_(12)及其模型化合物[J]
.化学通报,1989(6):1-8.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王溪溪,孙金余.
氨基苯甲酸—过氧化氢—铁(Ⅱ)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4):13-15.
2
吴琴媛,徐培珍,张雪琴,韩志坚,王志林,金敏燕.
无机化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J]
.大学化学,1994,9(3):10-13.
被引量:16
3
庄京,彭卿,王训.
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观念[J]
.大学化学,2010,25(1):13-15.
被引量:29
4
段群章.
化学发光分析在矿冶物料中的实际应用[J]
.有色矿冶,1998,14(6):48-53.
5
孙金余,王溪溪.
氨基苯甲酸-过氧化氢-铁(Ⅱ)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324-326.
6
王立,王继宗.
微捕集装置和膜萃取串联装置的研制[J]
.现代科学仪器,1999,16(6):23-26.
被引量:4
7
张文孝,姜春岩.
一种新型硅酸根自动监测仪的研制[J]
.现代科学仪器,2000,17(6):25-26.
被引量:2
8
吴志鸿.
构建地方院校生物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
.科教文汇,2013(34):52-53.
9
张文志,赵玉亮,马杰,周峰岩,周利,赵雪英.
基于合成方法学的综合性实验—鲁米诺的合成[J]
.广东化工,2020,47(13):215-218.
同被引文献
17
1
卫芝贤,畅云仙.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35-36.
被引量:2
2
马志成,项光其,张卫兵,刘妙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探讨[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17(4):24-26.
被引量:5
3
朱林,郭剑华.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174-176.
被引量:7
4
孟世才.
数学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设计[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4):549-552.
被引量:6
5
王运,董元彦,张方钰,胡先文.
面向新世纪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
.高等农业教育,2005(4):60-62.
被引量:24
6
涂逢樟.
生物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2):79-81.
被引量:5
7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9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周本华,张怀红.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探索[J]
.广东化工,2009,36(9):226-227.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5
1
吴方琼,杨新斌,张莉.
农科化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195-196.
被引量:1
2
王晓丽,王喜贵,徐爱菊.
生物学科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4(4):136-137.
3
吴方琼,钟国清.
农科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6):845-847.
被引量:3
4
宫培军.
生物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平台课教学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08-110.
5
江雪清,李小平,王超英.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化学教育,2014,35(4):34-36.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张勇.
地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3):464-467.
被引量:1
2
赵枫.
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81-84.
被引量:12
3
王艳,张俊吉.
工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初探[J]
.广东化工,2014,41(17):212-213.
被引量:1
4
王灿.
生物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
.考试周刊,2015,0(2):6-6.
被引量:1
5
刘冰,陈厚,徐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化学教育,2015,36(4):6-9.
被引量:10
6
高元哲,吴银素,马子川.
“单晶结构分析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J]
.化学教育,2015,36(8):61-65.
被引量:2
7
张冬梅,李广智.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考试周刊,2015,0(90):7-7.
8
纪晓婧,胡翔华,李继文,李现.
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办法[J]
.西部皮革,2016(2):298-298.
9
王萍,姜雪梅,杨昕,周志才.
“普通化学实验”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
.化学教育,2016,37(4):59-62.
被引量:14
10
王平,赵桦萍.
滴定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化工时刊,2016,30(4):44-46.
被引量:4
1
徐林林,唐艳茹.
关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2):106-107.
被引量:4
2
杨锦发,王远远.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石墨管使用次数对分析准确度的影响[J]
.福建分析测试,2000,9(2):1238-1240.
被引量:3
3
孙生才,张冰.
液相色谱的故障排除——自动进样器的维护[J]
.色谱,1998,16(1):35-37.
被引量:1
4
王桂荣.
高职院校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25(5):17-18.
5
郭恒俊,田明,王宪泽.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J]
.生物学通报,2002,37(12):44-45.
被引量:7
6
徐承天,戴立益,顾乐怡,陆嘉星.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回顾[J]
.化工高等教育,2003,20(3):82-82.
被引量:6
7
徐清海,李秉超.
高等农业院校化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1(5):67-68.
8
熊明华,李峰,王光利.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91-93.
被引量:6
9
范黎,刘明,张伟杨,秀山.
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J]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4):96-99.
被引量:32
10
吴旭红,何士敏,李铁.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J]
.高师理科学刊,2001,21(3):79-81.
被引量:2
大学化学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