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8-60,共3页
Journal of Technic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63
-
1罗明义.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学术探索,1999(2):83-86. 被引量:18
-
2李坚.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蹈文化传统[J].学术探索,1999(3):64-67. 被引量:12
-
3胡绍林,彭法开.规范民族民俗旅游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2):46-48. 被引量:9
-
4杨中芳.现代化、全球化是与本土化对立的吗?——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J].社会学研究,1999(1):59-74. 被引量:29
-
5薛群慧,邓永进.论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行为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1998(5):47-51. 被引量:11
-
6张捷.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二[J].人文地理,1998,13(1):63-66. 被引量:28
-
7薛群慧,张晓萍.浅析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4):21-24. 被引量:14
-
8王建章.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民俗开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4):66-68. 被引量:10
-
9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1997,12(3):20-23. 被引量:73
-
10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J].人文地理,1997,12(3):24-28. 被引量:76
二级引证文献348
-
1李雷雷,谢冰雪.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旅游社区女性东道主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北民族论丛,2023(1):211-228.
-
2吴必虎,黄潇婷,刘培学,黄震方,张捷,黄珊蕙,孙晋坤.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和研究技术革新[J].中国生态旅游,2021(1):52-65. 被引量:8
-
3李康敏.5G时代下的文物共享——以“数字敦煌”项目为例[J].石窟寺研究,2023(1):266-277. 被引量:1
-
4李西.国内旅游景点生态博物馆研究综述[J].旅游与摄影,2022(7):24-26.
-
5曹珺,史千意,蒲叶.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韩城文化旅游品牌客栈开发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1(16):62-63. 被引量:4
-
6易露,余洁.三秦非遗民俗与节庆旅游关联性开发研究[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23(1):93-107.
-
7雷永洁,王资燕.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76-79. 被引量:1
-
8方静文.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保亭实践——以槟榔谷和呀诺达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5):175-181. 被引量:2
-
9闫玉蕾,吴静.唐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S1):104-105. 被引量:3
-
10张庆宁,尤小菊.试论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及其实践困境[J].理论月刊,2009(5):89-91. 被引量:16
-
1郭丹洁,张永凤.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7):63-64.
-
2金洋.省旅游局召开“行大运高速 赏山西民俗”冬季旅游新闻发布会[J].山西旅游,2003(6):19-19.
-
3邢娜.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探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3):257-258.
-
4李青松.论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9-10. 被引量:1
-
5苏健.新经济形势下山西民俗旅游发展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10,11(4):31-34. 被引量:2
-
6宋琳英.山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为例[J].商,2015,0(43):275-276.
-
7焦娟美.山西民俗文化旅游中戏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黄河之声,2015(24):116-117. 被引量:1
-
8山西民俗“跑马排”[J].乡镇论坛,2012(6):28-28.
-
9张春丽.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2):116-120. 被引量:13
-
10李正斌,王素萍.浅论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与创新[J].经济问题,2004(3):77-79.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