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裂陷盆地垂向排烃含油气系统油气勘探方法探讨
被引量:
1
Discussion on Petroleum Exploration Method in Vertical Expulsion Hydrocarbon System of Rift Basi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从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油气勘探出发,尝试性地探讨了裂陷盆地垂向排烃含油气系统的构成特点及重要的地质作用,认为断层、盖层及烃源岩分布是控制该类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地质因素。而确定该类含油气系统上限、下限、外延及主要储油带的分布是勘探工作的主要方向。
作者
付立新
肖敦清
刘淑芝
胡瑞波
韦阿娟
机构地区
大港油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关键词
裂陷盆地
含油气系统
油气运移
垂向排烃
断层
油气勘探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3
1
[1]胡见义等.中国含油气系统应用与进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胡朝元.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中国东部陆相盆地进行区域勘探的有效理论[J].石油学报,1982,2(2):9-13.
3
[4]殷德智,傅长生等编译.国内外含油气系统研究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73
1
隋风贵,罗佳强,曹建军.
应用排烃强度预测深陷期砂砾岩扇体的含油性[J]
.石油实验地质,2004,26(1):47-52.
被引量:7
2
刘震,戴立昌,赵阳,许晓明,张善文,蔡进功.
济阳坳陷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J]
.地质科学,2005,40(1):1-15.
被引量:44
3
朱光有,金强,戴金星,张水昌,张林晔,张英利.
复合生烃系统——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评价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
.地质科学,2005,40(1):133-144.
被引量:44
4
董大忠,蔚远江,杨涛,李峰.
石油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进步在资源评价中的作用[J]
.石油学报,2005,26(B03):18-24.
被引量:4
5
罗佳强,沈忠民.
主运移通道控烃论[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3):221-230.
被引量:10
6
卓勤功,宁方兴,荣娜.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控藏机制[J]
.地质论评,2005,51(4):416-422.
被引量:49
7
左胜杰,贾瑞忠,庞雄奇.
应用成藏门限理论评价吐哈盆地前侏罗系油气资源潜力[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4):321-326.
被引量:4
8
朱光有,金强,张水昌,郭长春,张善文.
济阳坳陷生烃洼陷的成因类型及生烃潜力比较[J]
.天然气工业,2005,25(11):17-20.
被引量:14
9
姜福杰,姜振学,田丰华,王显东.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体系定量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6):1-6.
被引量:9
10
赵宗举.
再生烃油气系统成因及全球分布[J]
.海相油气地质,2005,10(4):5-1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6
1
刘和甫.
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分类及构造样式分析[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18(6):699-724.
被引量:117
2
何登发.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3):1-8.
被引量:25
3
任纪舜.
中国大陆构造的基本模型[J]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5,16(3):328-330.
被引量:15
4
吴元燕,吕修祥.
利用含油气系统认识油气分布[J]
.石油学报,1995,16(4):17-22.
被引量:34
5
胡朝元,廖曦.
成油系统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1996,17(1):10-16.
被引量:57
6
吴崇筠.湖盆砂体类型[J].沉积学报,1986,4(4):345-352.
7
梁狄刚 胡见义 等.塔北隆起“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海、陆相油气系统.中国的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99-111.
8
何登发 胡见义 等.塔西南坳陷的含油气系统与勘探对策.中国的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20-130.
9
李德生.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J].石油学报,1982,3(3):1-9.
10
李德生.渤海湾盆地复合油气田的开发前景[J].石油学报,1986,7(1):46-50.
引证文献
1
1
赵文智,何登发.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对策[J]
.石油学报,2002,23(6):1-11.
被引量:53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朱光有,金强,丁浩,王锐,郭长春,张林晔.
济阳坳陷沾化断陷湖盆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特征[J]
.天然气工业,2003,23(z1):10-12.
被引量:10
2
张波,陈晨,徐小明,尹丛彬,李生福.
数字石油矿区的设计构想[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4):19-22.
被引量:4
3
李大成,赵宗举,徐云俊.
中国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领域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2004,9(5):3-11.
被引量:8
4
朱光有,金强,戴金星,张水昌,张林晔,张英利.
复合生烃系统——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评价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
.地质科学,2005,40(1):133-144.
被引量:44
5
董大忠,蔚远江,杨涛,李峰.
石油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进步在资源评价中的作用[J]
.石油学报,2005,26(B03):18-24.
被引量:4
6
吕宝凤,夏斌.
关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系统的几点思考[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2):175-177.
被引量:2
7
翟光明,何文渊.
从区域构造背景看我国油气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2005,10(2):1-8.
被引量:27
8
方世虎,徐怀民,宋岩,焦翠华,肖宝军,谷云飞.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复合含油气系统中的油气运移流向探讨[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10-14.
被引量:2
9
吕宝凤,夏斌.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成藏基本特征及勘探系统初探[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5):21-23.
被引量:13
10
赵文智,张光亚,汪泽成.
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提出及其在叠合盆地油气资源预测中的作用[J]
.地学前缘,2005,12(4):458-467.
被引量:24
1
旷理雄,郭建华,童小兰,李广才.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29(1):34-40.
被引量:8
2
胡涛,陈素,彭良凤.
江汉盆地沔阳凹陷油气成藏特征与成藏模式[J]
.江汉石油科技,2003,13(4):1-4.
3
旷理雄,童小兰,宋阳,冯永宏,李广才,万盛辉.
准噶尔盆地南缘江汉区块油气成藏条件研究[J]
.江汉石油科技,2004,14(2):1-7.
4
刘树根,徐国盛,梁卫,王允诚,张高信,龙成吉,王泽远.
川东石炭系气藏含气系统研究[J]
.石油学报,1997,18(3):13-22.
被引量:37
5
旷理雄,郭建华,王英明,冯永宏,李广才.
柴窝堡凹陷达坂城次凹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1):20-24.
被引量:13
6
何良知.
原油实沸点蒸馏曲线的外延[J]
.炼油设计,1993,23(3):50-51.
被引量:1
7
孙同文,吕延防,刘宗堡,付晓飞,付广.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移与富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38(6):700-707.
被引量:30
8
旷理雄,郭建华,宋阳,童小兰,李广才,王英明.
柴窝堡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4):5-9.
被引量:4
9
乔辉.
高含水期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研究[J]
.油气地球物理,2013,11(4):57-60.
被引量:1
10
刘树根,徐国盛,徐国强,雍自权,李国蓉,李巨初.
四川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初探[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4):323-330.
被引量:68
中国石油勘探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