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解读南京“一小时都市圈”
被引量:6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Regions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8-23,共6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7
-
1刘志甫.南京都市圈存在的问题及理论分析[J].市场周刊,2010,23(9):41-42. 被引量:3
-
2刘承良.中国大陆物流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4,24(6):826-829. 被引量:38
-
3杨柳,刘维光.上海[J].城市管理,2005(1):28-28. 被引量:1
-
4李平华,于波.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变迁与城际联系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362-365. 被引量:18
-
5杨建荣.论中国崛起世界级大城市的条件与构想[J].财经研究,1995,21(6):45-51. 被引量:27
-
6陈斌,杨涛.南京都市圈交通圈层演化特征实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0):45-51. 被引量:10
-
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
8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1957.
-
9《南京年鉴》(2001年).
-
10《中国城市年鉴》(2001年).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靳美娟,张志斌.大都市圈功能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61-64. 被引量:14
-
2杨勇,高汝熹.都市圈发展要素分析[J].求索,2007(3):4-6. 被引量:6
-
3高秀艳,王海波.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J].企业经济,2007,26(8):89-91. 被引量:77
-
4程丹润,李静.省会经济圈构建中的城市经济关联性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8,21(1):42-44. 被引量:13
-
5邱汉周,金晓玲,胡希军.合淮同城化的战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517-12518. 被引量:8
-
6李平华.基于顶点城市的三角洲双核型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研究[J].人文地理,2008,23(5):47-52. 被引量:6
-
7吴国清.试析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2):86-91. 被引量:4
-
8王尚,赵新.广佛同城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08-110. 被引量:8
-
9严士清.江苏商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4):171-173. 被引量:2
-
10于波,李平华.南京市浦口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选择——基于SWOT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5):44-46. 被引量:3
-
1郭爱请,张侠,沈令.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乡镇经济,2005,21(11):38-40. 被引量:6
-
2于璐瑞.创新中的发展——石家庄城中村改造调研分析[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10):31-31.
-
3本刊编辑部.家门口的事业[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11):19-20.
-
4邓全伦.重庆土地生意[J].经营管理者,2013(4):28-29. 被引量:2
-
5孙可娜,张学英,钟丛友,赵丽华.城市化发展中城市贫困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7,6(10):126-128. 被引量:1
-
6张欣.经济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2):137-138. 被引量:1
-
7马媛媛.长三角发展的机遇与创造[J].楼市,2004,0(21):28-29.
-
8范力勇,赵美夫,吴明.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土地供应有关问题的探讨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1,30(16):279-280. 被引量:4
-
9吕江.如何运用经济法律培育城市经济竞争力——太原市经济竞争力发展问题的法律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7(1):68-69.
-
10温焜.优化南昌城市形象传播维度和路径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2):99-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