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共2页
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a)
共引文献40
-
1范爱华.学习高等数学应处理好几个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5):125-126. 被引量:8
-
2孙立博,赵九松.浅谈中学数学实验[J].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05,19(5):4-6. 被引量:10
-
3芮昌丽.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B):137-137.
-
4田德宇.对高等数学引进开放题教学的认识[J].教育与职业,2005(21):66-67.
-
5何文忠.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2005(10):9-11. 被引量:4
-
6何文忠.从“效率”走向“效益”——谈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7(4):41-44. 被引量:7
-
7巩子坤.浅谈义务教育阶段的接受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6(11):43-44.
-
8王汝发.关于实验数学的几个问题——评郝宁湘、匡继昌两教授关于“实验数学”问题的讨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5):1-4.
-
9张仲庚.例谈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误区与对策[J].中学数学研究,2007(4):18-21. 被引量:1
-
10李哲.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7):96-99.
同被引文献12
-
1费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唐瑞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
2陈幼梅.关于“二次函数的应用”的一堂讨论课[J].数学教学,1998(2):8-9. 被引量:2
-
3祁平.数学解题教学中要辩证地看待“巧解”与“多解”[J].中学数学月刊,1997(4):1-3. 被引量:1
-
4魏宏聚.新课程三维目标表述方式商榷——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概念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4):10-12. 被引量:43
-
5张顺燕.数学与文化——在北大数学文化节上的报告[J].数学通报,2001,40(1):1-3. 被引量:45
-
6祁平.几何教育功能的哲学思考[J].数学通报,2001,40(5):33-35. 被引量:5
-
7章建跃,张翼.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若干认识[J].数学通报,2001,40(6):3-5. 被引量:18
-
8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1-4. 被引量:78
-
9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12-17. 被引量:192
-
10周仁庚,黎克麟,宋乾坤,朱培勇.师专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数学通报,2002,41(8):9-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8
-
1张萍.《数学分析》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探索和实践[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6):38-40. 被引量:1
-
2於谋芝.多向交流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12):182-182.
-
3李庆霞.在数学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机械职业教育,2011(6):42-43. 被引量:1
-
4徐琴.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点滴思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189-190. 被引量:1
-
5倪富能.如何引导学生从“做题机器”成为“再创造”者的角色转化[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21):94-95.
-
6吕文彬.高中数学能力目标教学的实践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
-
7王宇斌.对一次公开课教学案例的反思[J].数学通报,2002,41(10):15-16. 被引量:1
-
8祁平.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通报,2003,42(1):2-5.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32
-
1狄亚男.新课标背景下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4):17-17.
-
2郑建华.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谈教得好就是促进学得好[J].福建中学数学,2007(8):18-19.
-
3王林.数学教育的文化教育功能探微[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4):26-28.
-
4刘伟华.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6):113-114. 被引量:11
-
5王建芳.高中新课程数学观及其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32-233.
-
6祁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6(10):4-9. 被引量:2
-
7祁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J].数学通报,2007,46(2):18-22. 被引量:22
-
8於谋芝.多向交流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12):182-182.
-
9王莉萍.论高校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J].教育探索,2007(8):111-112. 被引量:3
-
10谌小平,蒋贤海.探索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3):93-94. 被引量:2
-
1精心准备 争创一流 努力做好中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8):4-4.
-
2团结务实 勤奋创新全力做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8):5-5.
-
3周仕东,郑长龙,王秀红.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引发的思考——谈高师化学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J].化学教育,2003,24(11):38-40. 被引量:2
-
4石秉戎.中学数学骨干教师的成长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5(4):44-45.
-
5陈霞,陈颖.广西数学教育研究会成立暨第一届研究会学术年会会议纪要[J].中学教学参考,2010(11).
-
6郑毓信.从“高师2000年年会”看我国数学教育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1(1):1-4.
-
7聂先双.对数学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2(6):47-47.
-
8郝国昆.更新观念 求实创新 努力做好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2):3-5.
-
9许承厚,沈云霞.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J].江汉学术,1996,27(6):81-81.
-
10曹一鸣.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纪要[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5):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