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8-26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参考文献11
1 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35.
2 雷军,王浴生.氟喳诺酮药物每日一剂疗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1):56-59. 被引量:45
3 唐荣福,于星,尹武华.青霉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药房,1997,8(4):163-163. 被引量:18
4 李显志,王浴生.抗生素抗菌后效作用的研究[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0,11(6):439-444. 被引量:32
5 王睿,方翼,陈迁,白艳红.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8):453-455. 被引量:6
6 张志萍,王睿,方翼,陈迁,刘皈阳,薛俊峰,刘庆锋.14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1):656-659. 被引量:15
7 苏乐群,李宏建,孙淑娟.乙基西梭霉素给药方案研究[J] .中国药房,2000,11(2):72-73. 被引量:3
8 庞宁,刘培嫦,任家佩,张相林,孙宝珍.丁胺卡那霉素每日一次疗法的探讨[J] .中级医刊,1995,30(4):24-25. 被引量:4
9 崔洁,郭中固,李志光,王宏斌.环丙沙星与庆大霉素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11):495-496. 被引量:27
10 崔洁,李志光.甲氧苄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J] .中国药房,2000,11(1):14-15.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19
1 雷军,王浴生,黎世能.国产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耐药性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3,18(3):224-228. 被引量:18
2 王睿,刘卫.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单用或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3,18(5):383-386. 被引量:24
3 潘启超.抗生素后效作用及其在感染治疗中的意义[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3,9(4):220-225. 被引量:24
4 孙昕,王睿.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方案[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10-11. 被引量:11
5 王翔.细菌抗生素后效应期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4):273-276. 被引量:11
6 王浴生.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6,21(4):306-315. 被引量:55
7 [5]Mackenzie FW,Gould IMThe postantibiotic effect[J].J.Antimicrob Chemother,1993,32(4):519.
8 王睿,临床抗菌治疗手册,1994年,57页
9 王睿,临床抗菌治疗手册,1994年,169页
10 Renneberg J, Walder M, Postantibiotic effects of imipenem ,norfloxacin,and amikacin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89,33(10):l714.
共引文献286
1 邱海莹,李瑞滕,朱思庆,曹祥龙,李欣,杜丽娜.复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溶致液晶治疗大鼠海水浸泡伤的研究[J] .军事医学,2020(6):410-415. 被引量:2
2 解华威,陈琛,王鹏,殷立行,王国平.四环素局部应用对延期再植干燥狗牙愈合的影响[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6):885-887.
3 刘芳.糖尿病降糖类药物的合理使用[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z1):104-106.
4 骆志辉.住院药疹患儿110例临床表现和治疗[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81-2282. 被引量:3
5 张赤,吴宁.小儿药物性皮炎247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08,27(24):56-57.
6 李杰.广州市31家医院3年内调脂药使用情况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8):152-154.
7 何静,王章阳,刘松青.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62-64. 被引量:2
8 朴顺福.非淋菌性尿道炎用药与不良反应[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76-77.
9 李青,司谦.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17). 被引量:1
10 刘成亮,杨廷侠.警惕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6):100-10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58
1 尹永红,闻立荣.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及其评价[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4):206-208. 被引量:17
2 张永青,张健鹏,王睿,裴斐,王辰允.粪肠球菌感染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体外效应研究[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2,1(3):209-212. 被引量:4
3 鹿红.新氟喹诺酮AM-1091[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3,14(4):300-300. 被引量:1
4 周坚芬,张永信.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5,16(6):445-448. 被引量:8
5 刘鑫荣.喹诺酮抗菌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最新进展(续前)[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5,16(6):438-444. 被引量:2
6 雷军,王浴生.氟喳诺酮药物每日一剂疗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1):56-59. 被引量:45
7 王浴生.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6,21(4):306-315. 被引量:55
8 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35.
9 徐积恩.喹诺酮抗菌药和性传播疾病[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5,16(1):76-76.
10 杨藻寰 江明性 等.医用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72-473.
引证文献7
1 汪觉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J] .医药导报,2002,21(S1).
2 钟慧,李静.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 .广西医学,2005,27(2):219-221. 被引量:10
3 张丽荣,刘昕,张淑霞,张敏.2005年~2006年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 .吉林医学,2007,28(17):1915-1916. 被引量:5
4 朱叙德.抗生素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54-155.
5 华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J] .中国药师,2002,5(8):499-500. 被引量:9
6 林颖.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2003,21(3):174-176. 被引量:3
7 李秀敏,杜娟.当前临床用药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世界医学杂志,2004,8(3):83-84.
二级引证文献27
1 瞿美霞.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J] .西北药学杂志,2003,18(6):286-288.
2 钱南海,李金蓉,焦连清.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浅析我院临床应用现状[J] .四川医学,2005,26(9):1013-1014. 被引量:1
3 徐学君,徐德琴,卓丽,邹若飞,王玉鹏.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分析[J] .安徽医药,2005,9(9):697-698. 被引量:6
4 杨桂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调查分析[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7(3):155-157. 被引量:1
5 骆军,王若伦.广州地区35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利用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15(1):31-33. 被引量:11
6 张伟军,邹晓华,周云芳.氟罗沙星与环丙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 .医药导报,2006,25(6):587-588. 被引量:1
7 朱立勤,娄建石,焦建杰,张才丽.庆大霉素不同给药方案的药代动力学和肾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8):1009-1014. 被引量:8
8 姚晓伟,陶小琴.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尿道感染的药物费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01X):112-113. 被引量:1
9 夏春华,王晓华,熊玉卿,徐文炜,张红,胡晓.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J] .医药导报,2007,26(10):1230-1232. 被引量:2
10 戴群,王晓华,夏春华,潘小玲.左氧氟沙星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47(6):36-38. 被引量:2
1 邓卫燕.我院2008~2011年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61-162. 被引量:5
2 柯伟民.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概况[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6,23(3):97-101.
3 许铁男.抗生素Clarithromycin[J]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2,13(5):307-308.
4 王庆娥,王来成,韩强,胡丽丽.头孢曲松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实例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3732-3734. 被引量:7
5 李裴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643-10643.
6 郭和清.FK506的潜能与毒性[J] .解放军医学情报,1993,7(2):80-83.
7 何林,杜淑贤.克拉霉素的临床应用评价[J]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6):486-488. 被引量:7
8 贝静民.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7):550-550.
9 李美蓉.我院1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海峡药学,2015,27(11):260-262.
10 尹川,胡国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临床疗效[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4):30-3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