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蔬菜》
2001年第3期11-12,共2页
Shanghai Vegetables
同被引文献38
1 孙红梅,景新明,辛霞,林坚,郑光华.超干贮藏对苤蓝种子抗氧化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4,31(6):751-757. 被引量:14
2 陈东明,全妙华,艾辛,姚元枝,黄春生,付明.四棱豆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05(4):21-23. 被引量:14
3 邹国林,陈东明.四棱豆与大豆的营养成份分析[J] .中国油料,1989(2):66-67. 被引量:3
4 全妙华.四棱豆的营养保健作用与开发利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3):49-50. 被引量:20
5 全妙华,姚元枝,陈东明.四棱豆硒含量的测定[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23(3):42-42. 被引量:5
6 全妙华,陈东明.四棱豆总黄酮含量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07-1909. 被引量:5
7 李白玉.四棱豆种子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8 邓婷婷.四棱豆营养特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9 李里特,王海.功能性大豆食品[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0 GARCIA V V, PALMER J K.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Oil of Winged Beans, Psophocarpus totragonolobus ( L. ) DC [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997,56:931 -932.
引证文献3
1 熊玮彦,李白玉,郑兵福,蒋立文.四棱豆营养特性及加工特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7):77-79. 被引量:8
2 廖卢艳,蒋立文.复合蛋白酶水解四棱豆蛋白质工艺条件的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14,22(3):82-85. 被引量:1
3 韩济民,孙璐,冯国军,刘大军,刘畅,杨晓旭.超干处理对菜豆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4,40(15):66-72.
二级引证文献9
1 何淑平,靳亚忠.大庆地区早春四棱豆育苗条件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1):47-48.
2 何淑平,靳亚忠,王鹏.硅对干旱胁迫下四棱豆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2):263-266. 被引量:10
3 刘晶,王海燕,刘焕云,许冬倩,王子萧.四棱豆肽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疲劳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12):2216-2222. 被引量:1
4 梁未,靳亚忠,何淑平.大庆地区四棱豆生长及开花结荚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9):44-46.
5 练冬梅,姚运法,洪建基,寇洁玲,赖正锋.不同采收时期和干燥方法对黄秋葵花黄酮的影响[J] .福建农业科技,2018,49(8):23-25. 被引量:2
6 林碧珍,赖正锋,张少华,姚运法,练冬梅,洪建基.闽南地区四棱豆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8,49(8):29-31. 被引量:2
7 彭葵,李锦鸿,李育军,植石灿,黄妙林,梁劲兄,刘仁燕.华南地区四棱豆的营养与加工研究概况[J] .长江蔬菜,2020(2):34-37. 被引量:1
8 丁忠,贾艳菊,生庆海.豆类在糖尿病饮食干预中的作用[J] .农产品加工,2021(7):66-70. 被引量:3
9 宋臻,刘宁.四棱豆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及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24,49(8):94-100.
1 薛旭初,姚永如,王毓洪.甬棱1号四棱豆[J] .长江蔬菜,2002(8):13-13.
2 杨辽生.介绍三个蔬菜新品种[J] .北京农业,2004(2):11-12.
3 苗锋,刘进余,孙秀坤,李志欣.新型蔬菜四棱豆[J]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6):56-56.
4 李爱英,管先军,冷广峡,卞素格.四棱豆栽培与管理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2004(1):29-30.
5 陈刚普,王玉红,曹红委,康怀启,卢国敏.无公害特菜四棱豆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3):147-148. 被引量:1
6 张德纯.四棱豆[J] .中国蔬菜,2009(15):16-16. 被引量:2
7 刘谦乙.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蔬菜——四棱豆[J] .种子科技,1993(1):28-29.
8 唐建荣,谢燕华.四棱豆及其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4):13-13.
9 胡景河.四棱豆高产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技,2005(9):8-8.
10 马娜.新型绿色蔬菜四棱豆种植技术[J] .河南农业,2016,0(19):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