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杉林农间作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86年在营造水杉速生丰产林时进行了林农间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地处黄海之滨,大丰县林场五工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的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16天,年平均降雨量1068毫米,土壤为潮盐砂壤土,pH值8.0,含盐量0.83%。1986年春造林。
作者
杨启邦
机构地区
大丰县林场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1991年第3期38-38,41,共2页
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水杉
间作
森林
农田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7
1
夏中会.
水杉在西湖开花结实情况[J]
.湖南林业科技,1993,20(1):18-19.
被引量:4
2
吴侠中,胡素梅.
水杉芽苗移栽育苗初报[J]
.林业科技通讯,1993(6):10-11.
被引量:1
3
周林.
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1994,21(3):11-16.
被引量:6
4
杨雄鹰,杨少校,胡勤奋.
林分速生期施肥对水杉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1994,8(3):15-16.
被引量:1
5
廖绍忠,周万良.
水杉种子发芽条件试验[J]
.四川林业科技,1989,10(1):71-74.
被引量:4
6
王希群.
水杉种子的生产途径[J]
.种子,1994,13(1):41-41.
被引量:3
7
刘广全,罗伟祥,唐德瑞,马松涛,侯琳.
八种针叶树抗旱生理指标的研究──PV技术在测定树木抗旱性中的应用[J]
.陕西林业科技,1995,19(2):1-5.
被引量:9
8
张纪林,康立新,季永华.
沿海林网10种模式的区域性防风效果评价[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1):151-155.
被引量:9
9
季永华,张纪林,康立新.
海岸带复合农林业水杉林带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1997,24(2):1-4.
被引量:4
10
周林,马以秀,张宏忠,蒋建刚,朱国生.
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比较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2):93-9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王希群,马履一,郭保香.
中国水杉造林历史和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2):82-8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于飞飞.
水杉组织培养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19,54(6):51-53.
2
王希群,马履一,田华,郭保香.
中国水杉引种研究[J]
.广西植物,2005,25(1):40-47.
被引量:19
3
史全芬,杨佳,李晓东,李新伟,李建强.
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2005,27(4):403-412.
被引量:7
4
马履一,王希群,郭保香.
水杉引种及迁地保护进展[J]
.广西植物,2006,26(3):235-241.
被引量:15
5
王希群,马履一,胡涌,郭保香.
水杉种苗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34-37.
被引量:2
6
谢天时.
不同林龄水杉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9-23.
被引量:1
7
程丹丹,葛继稳,赖旭龙,刘宪群,范深厚.
原生水杉种群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5):48-50.
被引量:11
8
谢天时.
不同林龄和坡位水杉人工林生长状况的比较[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3(3):184-189.
被引量:4
9
何东,卢振兰,李德志.
水杉人工林建植50年后的分化特征[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17(2):122-130.
被引量:3
10
钟昌东.
十五年生水杉无性系选育测定[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224-225.
1
刘乃壮.
林农间作的光照分布特点与农业意义[J]
.生态农业研究,1993,1(3):35-40.
被引量:6
2
赵士杰,毕献茗,白鹏新.
林农间作及其在北方高寒山区的推广对策[J]
.河北林业科技,1993(1):15-18.
3
刘三宏,林福兴.
实行林农间作促林保土增收[J]
.福建水土保持,1998,10(1):21-22.
被引量:2
4
舒夏竺,周纪刚,徐平,黄竞中,周建芬.
不同间作模式对白木香幼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4,39(5):11-12.
5
夏礼如,王永霞,于海艳,李小艳,王春梅.
林农间作对小麦、水稻主要病虫发生与分布情况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4):141-145.
被引量:1
6
张柏习,刘晓峰,刘亚萍.
浅谈辽西北风沙区林农间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
.防护林科技,2016,29(2):68-69.
7
王国伟,王国宏,侯方.
退耕还林板栗园林农间作模式初探[J]
.中国林副特产,2012(2):96-98.
被引量:1
8
高世举,王福荣.
浅谈实行林农间作的效益[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12):259-259.
9
文亚雄,刘君昂,刘小平,周国英.
基于PCR-DGGE的间作油茶林土壤细菌多样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57-60.
被引量:2
10
孙永泰.
水土保持耕作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11(10):41-42.
江苏林业科技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