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德育》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Moral Education China
同被引文献49
-
1李晔.论新加坡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40. 被引量:10
-
2黄松赞.简论“新加坡特色”[J].东南亚研究,1992(Z1):26-30. 被引量:14
-
3林同奇.格尔茨的“深度描绘”与文化观[J].中国社会科学,1989(2):159-180. 被引量:32
-
4曹云华.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建设[J].东南亚研究,1989(2):22-29. 被引量:3
-
5新加坡教育的特色[J].教育研究,1996,17(6):69-72. 被引量:7
-
6曹能秀,王凌.论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困境[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46-49. 被引量:4
-
7李步超.有效引导:新加坡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J].求实,2000(12):36-37. 被引量:2
-
8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3):56-59. 被引量:12
-
9汪宗田,傅安洲.中德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异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4):71-73. 被引量:25
-
10王凌皓,张金慧.新加坡中小学“共同价值观”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34(3):38-4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13
-
1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3):56-59. 被引量:12
-
2王学风.新加坡高校德育评介[J].高校理论战线,2005(6):59-61. 被引量:5
-
3王学风.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特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1(11):8-11. 被引量:11
-
4贾东立.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特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8):37-41. 被引量:9
-
5王学风.新加坡的和谐教育政策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28(10):31-35. 被引量:5
-
6岑晖,王学风.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4(1):62-65. 被引量:8
-
7李方圆.新加坡道德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6):122-123.
-
8孙义兰,王思鸿.日新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86-89. 被引量:3
-
9覃敏健,黄骏.多元文化互动与新加坡的“和谐社会”建设[J].世界民族,2009(6):1-9. 被引量:7
-
10李志辉.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109-112.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93
-
1蒋绿林.新加坡未成年人德育教材改革经验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109-110.
-
2张凤霞.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德州学院学报,2011,27(S1):19-20. 被引量:2
-
3韦琼姿.和谐视阈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传承,2009,0(20):70-71.
-
4王玮.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31(S1):115-116. 被引量:1
-
5韩丽丽,于连坤.当代国外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启示[J].石油教育,2004(4):103-106. 被引量:5
-
6刘树道,郑小娟.论学校德育建设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6-10. 被引量:1
-
7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2):105-107. 被引量:12
-
8郑汉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6-9. 被引量:22
-
9李庆广.中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138-140.
-
10陈俊珂.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10):76-79.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