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回顾了台湾糖业研究过去十年的甘蔗研究与开发情况,主要包括甘蔗育种、植物保护和农学三部分。甘蔗育种对台湾糖业起了重要作用,自育的台糖和新台糖系列是蔗田的主要品种,由于区域育种计划获得成功,从该计划中德育的新台糖品种目前是台湾的主要品种。从1991年到1996年,逐步取消了一些效率不高的甘蔗育种站。1987-1996年(主要是普及新台糖10、新台糖1、新台糖9及新台糖16)的甘蔗平均产量比1947-1956年(当时主要是普及POJ2883、F108、F134及NCo310)提高了31%。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台湾糖业研究所实施了速效种质交换方案,已经从23个国家引进了2000多个甘蔗品种。目前,种质资源圃一共保存了1645份新增种质,这些是台湾糖业研究所杂交亲本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护育种人员的权益,编制了新台糖品种的DNA酶解图谱。已经成功地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和家系平均评价了甘蔗亲本的遗传价值。1989年采用dBASEⅢPLUS为甘蔗育种计划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这就大大方便了杂交季节时对杂交组合的选配。自从1995年开发出甘蔗品种的微繁技术以来,该技术已不再让人觉得稀奇。由共祖率系数发现, 优良的新台糖品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遗传关系,建议在杂交计划中广泛采用野生蔗和外引种质。过去曾把当地采集的野生蔗用杂交计划中的育种品系,选育出新台糖16、新台糖23及新台糖24。1993-1999年间,甘蔗的农学研究与开发侧重于种植机械的开发,栽培方法的改进,水井测程仪的调查系统,甘蔗实生苗移植机的评价,酸性土壤改良剂滤泥的施用、地下管道液压流动沟灌系统及轮灌系统的设置、砍收后甘蔗凋委率的施用等,都取得很好的结果,不过,种植机械虽已研制出来,仍至於仍未投入田间使用;地下管道液压流动沟灌系统以及轮灌系统虽已搞好,但是,只有在劳动力严重缺乏时才会被投入使用。在甘蔗农学研究与开发方面还有其它一些注重实际的实用成就。植物保护的研究与开发保证了台湾一个清洁和安全的栽培环境。霜霉病、黑穗病、花叶病、叶枯病、白条病、叶焦病、普通锈病及橙色锈病等都被严格控制住了,必须测定所有栽培品种对这几种病害的抗性。感染主要病害的甘蔗品种得不到推广,从而为甘蔗栽培保持一个清洁和安全的蔗田环境。台湾糖业研究所严格地进行检疫程序,只有当外引种质及生产用种被确认为不带病时才能被用作育种材料或用于生产上。用一种合成的性外激素及微束体杀虫剂防治线虫的效果优于常规的防治方法,但是,由于成本比较高,产量有限,因此,至今尚未在田间使用。继使用赤眼蜂防治蔗螟后,用一种食蚜螟蛾防治甘蔗绵蚜虫最有可能成为甘蔗害虫的第二种生物防治方法。1997-1999年,发现并调查了一种新的黑穗病小种,并已经成功地阻止了该小种的传播,在幸的是,已经发现的一些主要甘蔗品种抵抗此病。对蔗螟导致甘蔗汁质量下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糖甘蔗品种在受到蔗螟严重至中等程度的危害后,甘蔗含糖分低于健康的中糖甘蔗品种。台湾对蔗螟的生物防治非常成功的。如何降低育种成本及缩短育种年限是甘蔗研究与开发的一个新课题。
出处
《福建甘蔗》
2001年第2期38-44,F003,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