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视野》
1999年第1期48-51,共4页
Expanding Horizons
同被引文献22
-
1谢桂山.网络化的道德意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6):63-67. 被引量:31
-
2孙伟平,贾旭东.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J].哲学研究,1998(8):10-16. 被引量:99
-
3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2):15-19. 被引量:127
-
4严耕.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9(6):51-55. 被引量:39
-
5张永红,刘文良.网络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初探[J].求实,2001(2):50-52. 被引量:21
-
6王珂.论网络主体道德教育[J].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20-22. 被引量:10
-
7尹长青.传统伦理哲学与网络社会建设[J].湖湘论坛,2000,13(3):59-60. 被引量:3
-
8黄东桂.关于网络社会的伦理思考[J].学术论坛,2000,(6).
-
9楚丽霞.关于网络发展的伦理学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0,(5).
-
10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J].人文杂志,2000,(3).
引证文献6
-
1罗冰眉.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5(1):34-38. 被引量:1
-
2刘晓娟.论网络道德建设[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54-156. 被引量:3
-
3孙莹厚,王丽娜,仇念海,王立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1):53-55. 被引量:3
-
4李绍平,宋健辉.论网络伦理的发展与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25-126. 被引量:4
-
5张译文.浅谈网络技术与高校德育工作[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2):45-46.
-
6张立彬,李大伟,单耀军.大学生网络社交安全教育问题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3):121-12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8
-
1刁晓红,林国英.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32-34. 被引量:1
-
2郑秀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莆田学院学报,2006,13(1):9-11. 被引量:4
-
3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23-25. 被引量:1
-
4李黎.青年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及教育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2):16-19. 被引量:3
-
5李方裕.网络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08(6):76-76. 被引量:6
-
6孙海亮.浅析虚拟生存与青少年人格塑造[J].商业经济,2008(12):20-21.
-
7刘传林,上官明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及其应对措施[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4):33-35. 被引量:4
-
8李莉.探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2):66-68. 被引量:1
-
9徐宇晨.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2(5):8-8. 被引量:1
-
10黄军菲.我国网络社会管理研究的动态与展望[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2):94-9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