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界定了关于"日本的中国观"的范畴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本世纪日本人的主流形态的"中国观"依时代速进,分解为六种形态,即"脱亚论中国观"、"亚细亚中国观"、"大东亚中国观"、"反省与原罪中国观"、"文革与非文革中国观"以及当前以"新民族主义"和"和平主义"为主体的"多元中国观"(因限于篇幅,作者对"亚细亚中国观"和"大东亚中国观"作了省略),并分别以充分的史料与作者的经验实证对此作了分析与辨证,从而对本世纪日本人的主流形态的"中国观"作出了比较系统的具有科学意义和认识价值的总结。
作者
严绍汤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出处
《岱宗学刊》
1999年第2期37-46,共10页
关键词
日本人
中国观
脱亚论中国观
原罪的中国观
文革中国观
非文革中国观
多元中国观
20世纪
辩证
分类号
C955.313 [社会学—民族学]
K207.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6
1
岡崎嘉平太,赵安博.
为了和平与友好研究日中交流应有的基准[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3):77-80.
被引量:2
2
刘天路.
德国传教士尉礼贤的中国观[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3-55.
被引量:3
3
林铁钧.
清初的抗清斗争和农民军的联明抗清策略[J]
.历史研究,1978(12):39-52.
被引量:2
4
王立新.
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J]
.世界历史,1998(1):13-20.
被引量:23
5
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5(3):1-7.
被引量:23
6
许苏民.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5(1):20-25.
被引量:1
7
贺新城.
试析福泽谕吉的中国观——兼论其民族平等主张的片面性[J]
.日本学刊,1988(2):58-62.
被引量:1
8
王金玉,窦克武.
王拱璧与《东游挥汗录》[J]
.近代史研究,1987(3):306-310.
被引量:3
9
张顺洪.
乾嘉之际英人评华分歧的原因(1790—1820)[J]
.世界历史,1991(4):83-91.
被引量:1
10
严绍(汤玉).
欧洲“中国学”的形成与早期理性主义中国观——中国文化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研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5):44-5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1
1
廖建林.
锁国时代日本海外扩张思想孕育——从“一元论中国观”到“日本中心主义”[J]
.求索,2004(9):251-253.
被引量:1
2
王卓宇.
浅议日本人中国观的变迁及其原因[J]
.陇东学院学报,2009,20(3):46-49.
被引量:2
3
王毅.
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研究综述[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0-105.
被引量:8
4
朱小宝.
抗战爆发前后留日学生所记录的日本人的“中国观”——以余仲瑶《日本人的中国观》为中心[J]
.文史博览(理论),2013(12):16-20.
5
柯劲松.
二战后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流变[J]
.学术交流,2015(5):86-92.
被引量:2
6
于逢春.
17世纪中期以降中日韩(朝)诸国“华夷观”衍变与“华夷秩序”再构筑[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11-26.
被引量:3
7
孟凡礼.
新中国成立初期日本经济界的中国观[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2):57-65.
8
陈洁.
近代外国的中国观研究综述——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为例[J]
.昭通学院学报,2016,38(6):103-107.
9
包霞琴.
战后日本学界的现代中国研究:演变与特点[J]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5(1):181-194.
被引量:1
10
刘馨蔚.
近代日本中国观及其带来的影响[J]
.锋绘,2019,0(12):11-1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倚天.
从法国《世界报》与法国电影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看媒体对影视的影响[J]
.神州,2011(4):66-69.
2
陈从阳.
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之影响初探[J]
.长江论坛,2011(4):78-85.
3
柯劲松.
二战后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流变[J]
.学术交流,2015(5):86-92.
被引量:2
4
于逢春.
17世纪中期以降中日韩(朝)诸国“华夷观”衍变与“华夷秩序”再构筑[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11-26.
被引量:3
5
陈洁.
近代外国的中国观研究综述——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为例[J]
.昭通学院学报,2016,38(6):103-107.
6
刘永连,刘家兴.
明清鼎革后东亚文化共同体内各国的中国观——以安南使人对“薙发易服”的态度为视角[J]
.世界历史,2017(2):46-58.
被引量:8
7
冯程程.
胡安·马尔塞的东方主义书写立场——以《上海幻梦》为例[J]
.文教资料,2017(23):16-18.
8
柯劲松.
战后日本的历史观——七十年间教科书中的侵华战争记述之变迁[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66-75.
被引量:3
9
焦佩.
70年以来日韩学界的中国观变迁[J]
.国外社会科学,2019,0(3):22-30.
被引量:1
10
赵恒煜.
美国智库的“中国观”研究——以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研报的综合分析为例[J]
.情报杂志,2020,39(2):35-43.
被引量:7
1
刘文惠.
为什么中国人会被人看不起[J]
.源流,2006,0(1):59-59.
2
王屏.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J]
.日本学刊,2003(2):33-47.
被引量:25
3
邢丽雅.
近代以来日本人的中国观[J]
.社会科学家,2011,26(5):150-153.
4
伍昕瑶.
浅析汤恩比的中国观[J]
.蚌埠学院学报,2014,3(4):169-171.
5
朱靖江.
圣地亚哥的大地钟声[J]
.中国新闻周刊,2012(9):88-89.
6
郝涛,吴军涛.
朱鼎健 观澜湖事业传承人[J]
.中华儿女,2013(16):64-67.
7
朱小宝.
抗战爆发前后留日学生所记录的日本人的“中国观”——以余仲瑶《日本人的中国观》为中心[J]
.文史博览(理论),2013(12):16-20.
8
马智全.
汉简“学师”小考[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62-64.
被引量:1
9
李伯谦.
略论陶寺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的地位[J]
.华夏考古,2015(4):17-20.
被引量:8
10
杜建录.
百年西夏学[J]
.文史知识,2017(3):13-18.
被引量:1
岱宗学刊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