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知性·现实-九听派诗歌综论
-
1卢志娟.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的“荒原意识”[J].芒种(下半月),2013(7):92-93.
-
2蓝棣之.九叶派诗歌批评理论探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1-13. 被引量:4
-
3张宗福.个体生命意志与中国现实语境结合——九叶派诗歌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1):97-101. 被引量:1
-
4刘士杰.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论“九叶派”诗歌出现的必然及其意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97-102. 被引量:3
-
5沈凤蛟,石雯.九叶派诗歌的语言技法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89-89. 被引量:1
-
6卢志娟.论现代派与九叶派诗歌的自我意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50-51.
-
7李明.在时代潮流的浪尖上:九叶派诗歌的时代性及其对现代派诗歌民族化的突出贡献[J].江汉论坛,2003(6):90-92. 被引量:1
-
8蒋金运.九叶派诗歌陌生化的多重维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91-94. 被引量:1
-
9阮佳佳.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B12):9-10.
-
10蒋登科.论九叶派诗歌的戏剧化追求[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1):1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