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学转型的后现代视野 被引量:2

The post-modernist perspective of the shift of aesthetic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继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之后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成为美学话语转型有力工具。对后现代主义 ,不能机械地理解。要参透解构的精神气质 ,并且在学科反思中依据中国国情 ,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 ,不能人云亦云 。 In succession to classicism and modernism,post modernism becomes the instrument for the shift of aesthetics.We can not simply say yes or no to post modernism,and must have reflections on it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draw a conclusion with an attitud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We can not repeat word for word what others say and echo the views of western scholars.
作者 刘德兴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美学 解构 学科反思 post modernism shift construc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1]大卫·格里芬编,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 2大卫·伯姆.后现代科学和后现代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 3[4]孔汉斯,库舍尔编,何光沪译.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 4赵汀阳.美学只是一种手法[J].人文杂志,1996(2):19-2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20

  • 1王德胜.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J].文艺研究,1998(3):32-38. 被引量:11
  • 2余开亮.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4(7):38-39. 被引量:1
  • 3邢建昌.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J].文艺理论研究,2001(1):69-76. 被引量:2
  •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1.
  • 5[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 6[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6.
  • 7[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 8[美]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北京:三联书店,1987.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 10秋风.中国需要道德重建与社会建设运动[N].南方周末,2007-02-0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