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学的方法论:描述与分析——评《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二级参考文献9
-
1葛剑雄,曹树基.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J].历史研究,1998(1):153-165. 被引量:9
-
2学术讨论应当是科学、积极和健康的——评葛剑雄、曹树基《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J].历史研究,1998(6):148-159. 被引量:1
-
3黄宗智.略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为例[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3):89-94. 被引量:11
-
4潘喆,陈桦.论清代的人丁[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1):95-110. 被引量:11
-
5王学典.从偏重方法到史论并重——40年代中后期中国历史科学的动向之一[J].文史哲,1991(3):32-38. 被引量:7
-
6谢元鲁.秦汉到隋唐四川盆地经济区的能量与信息交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7(2):74-83. 被引量:6
-
7孔繁.胡适对清代“朴学”方法的总结和评价[J].文史哲,1989(3):51-56. 被引量:3
-
8《列宁选集》部分人物简介(续前)[J].天津师院学报,1978(3):25-40. 被引量:648
-
9张文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选择[J].经济研究,1989,24(10):71-7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81
-
1李伯重.一部“后浪推前浪”的城市史研究力作——读周琳《商旅安否——清代重庆的市场、商人与商业制度》[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1):101-105.
-
2林展,陈志武.量化历史与新史学——量化历史研究的步骤和作为新史学的价值[J].史学理论研究,2021(1):51-64. 被引量:16
-
3李伯重.深入认识中国近代化历史的窗口——读梁晨《民国大学教职员工生活水平与社会结构研究——以清华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2-56. 被引量:1
-
4徐斌.因袭与突破——评《中国经济史纲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3):168-173.
-
5李伯重.迎接我国的第二次“新世纪,新史学”[J].中国史研究,2005(S1):139-142. 被引量:2
-
6陈支平.区域研究的两难抉择[J].中国史研究,2005(S1):41-52. 被引量:11
-
7尹振涛.经济史学研究范式探索——兼评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4):162-164.
-
8焦培民.人丁“赋税单位说”质疑——清初人丁尾数问题辨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2):13-22. 被引量:3
-
9张晓明.黄宗智的经济史学观初探[J].传承,2009,0(10):106-107.
-
10李伯重.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71-185.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37
-
1经君健.关于明清法典中“雇工人”律例的一些问题(下)——答罗仑先生等[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1):19-25. 被引量:4
-
2黄宗智.再论18世纪的英国与中国——答彭慕兰之反驳[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13-21. 被引量:19
-
3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J].历史研究,1999(3):126-150. 被引量:57
-
4经君健.论清代蠲免政策中减租规定的变化——清代民田主佃关系政策的探讨之二[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1):67-79. 被引量:16
-
5经君健.试论清代等级制度[J].中国社会科学,1980(6):149-171. 被引量:13
-
6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J].文物,1974(4):67-71. 被引量:60
-
7叶茂.商品化、过密化与农业发展——部分经济史学者讨论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4):95-105. 被引量:8
-
8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1):42-60. 被引量:99
-
9叶茂,兰鸥,柯文武.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3):107-122. 被引量:10
-
10叶茂,兰鸥,柯文武.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下)[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3):123-14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继焦,吴玥.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内卷还是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23(4):76-86.
-
2北京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J].办公自动化,2005,14(3):8-9.
-
3蓝鸥.2005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122-129.
-
4温乐平.论秦汉养牛业的发展及相关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3):90-102. 被引量:12
-
5阎守诚.宁可先生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3-20. 被引量:2
-
6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加州学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1):50-58. 被引量:18
-
7马涛,迟慧.太平天国战后中国农业基础状况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4):115-123.
-
8李真真.近年“加州学派”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5):88-91.
-
9王昊.宋代的蚕桑纺织与农家生计[J].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0(2):84-100. 被引量:1
-
1江毅.改革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分析[J].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55-57.
-
2信息传递[J].学术月刊,2011,43(5):102-102.
-
3王群,敬卿.图书馆2.0研究综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8(5):10-12. 被引量:3
-
4赵学军.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4):163-165. 被引量:2
-
5李静文.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浅析[J].青春岁月,2012,0(21):269-269.
-
6遇衍滨.怎样认识图书的商品属性[J].中国出版,1989(3):35-40.
-
7张喜军.也谈图书情报资料的商品性及其有偿服务[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6(2):16-18. 被引量:2
-
8周振华.新闻策划与创新[J].中国地市报人,2004(11):37-38.
-
9朱仁显,刘建义.创新型城市建设视角下的科技文化和体制创新——基于厦门市的经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9):21-25. 被引量:3
-
10徐炳文.发展经济科学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J].科学.经济.社会,1984,2(1):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