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9-25,共7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参考文献9
1 陈岱孙 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J] .金融研究,2001(3):41-49. 被引量:130
3 李天德,刘爱民.金融传染理论与政策取向[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2):19-24. 被引量:6
4 Paul Mascon. Contagion: Monsoonal. Effects, Spillovers, and Jumps Between Multiple Equilibria[D]. IMF WP, Sept. 1998.
5 Caroline Van Rijckeghem, Beatrice Weder. Sources of Contagion: Finance or Trade?[D]. IMF WP, oct. 1999.
6 Roberto Rigobon. Contagion : How to Measure It? [D]. NBER WP8118, Feb. 2001.
7 Michael D. Bordo, Antu Panini Murshid. Are Financial Crises Becoming increasingly More Contagious? What is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on Contagion? [D]. NBER WP7900, Sept. 2000.
8 Krstin Forbes, Roberto Rigoben. Contagion in Latin America: Definitions, Measurement,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D]. NBER WP7885, sept. 2000.
9 Pavan Ahluwalia. Disciminating Contagion: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of Contagious Currency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D].IMF WP, Feb. 2000.
二级参考文献9
1 郭其友.关于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比较研究[J] .经济评论,1999(5):79-81. 被引量:4
2 何小松,徐长生.对促进我国货币市场建设的思考[J] .武汉金融,1999(9):10-12. 被引量:4
3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金融稳健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3):1-12. 被引量:52
5 黄海洲,许成钢.金融制度、风险扩散和金融危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4):18-22. 被引量:18
6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政策启示[J] .国际经济评论,1999(9):21-25. 被引量:25
7 沈坤荣,相文燕.货币局制度对经济稳定作用的评析[J] .世界经济,1999,22(9):32-36. 被引量:10
8 李扬.零准备率: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J] .世界经济,1999,22(8):15-19. 被引量:16
9 丁琳,陈平.银行垄断、信用危机和金融改革[J] .改革,2000(2):88-9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42
1 许洁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J] .投资与创业,2022,33(9):23-25. 被引量:1
2 赵利胜,胡玉芬.保险监管的基础理论脉络及其启示[J] .税务与经济,2004(4):21-24. 被引量:6
3 范洪波.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 .金融论坛,2004,9(7):3-9. 被引量:27
4 董金玲.金融脆弱性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J] .金融与经济,2004(6):19-21. 被引量:1
5 贺春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J] .经济评论,2004(6):96-102. 被引量:42
6 谷小青,GU,Xiao-qing.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与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J]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2004,26(6):116-121. 被引量:5
7 郝波.QFII制度安排与我国金融自由化[J] .金融与经济,2003(2):29-32. 被引量:8
8 陈晓丹,朱文.俄罗斯经济改革误区剖析——从金融脆弱性角度谈国家经济安全[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5):11-12. 被引量:1
9 陈柳钦.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难点及实践选择[J] .长白学刊,2005(2):56-60. 被引量:1
10 黄如意,徐创风.中国股市的脆弱性与对策思考[J] .开发研究,2005(2):59-6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51
1 朱波,范方志.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综述[J] .世界经济研究,2005(6):28-35. 被引量:50
2 包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 .金融研究,2005(8):72-84. 被引量:105
3 李宗怡,李玉海.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传染”风险的实证研究[J] .财贸研究,2005,16(6):51-58. 被引量:50
4 崔光灿.资产价格、金融加速器与经济稳定[J] .世界经济,2006,29(11):59-69. 被引量:101
5 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2007,42(1):68-78. 被引量:230
6 方毅,张屹山.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7(05A):133-146. 被引量:48
7 劳拉詹南.(2001):《金融地理学:金融家的视角(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8 饶余庆.(1997):《香港--周际金融中心》,台湾商务出版社.
9 项俊波.(2007):《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时报.
10 Bae, K., G. Karolyi and R. Stulz(2001): "A New Approach to Measuring Financial Contagion" ,NBER Working Papers, No. 7913.
引证文献11
1 秦海波.国际金融传染理论机制分析[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1):62-63.
2 王旭祥.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险传递效应及其管理[J] .金融评论,2011,3(3):49-58. 被引量:1
3 刘珍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影响及警示意义[J] .上海管理科学,2011,33(6):36-39. 被引量:1
4 丁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金融风险传染机制研究[J] .金融纵横,2012(4):19-24. 被引量:4
5 何德旭,史晓琳,何炜.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53-59. 被引量:1
6 张宝林,潘焕学.影子银行与房地产泡沫: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之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33(11):33-44. 被引量:64
7 杜晓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溢出的传染渠道检验[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3(6):1070-1079. 被引量:8
8 丁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贸易传导效应及影响[J] .经营管理者,2011(11X):57-57.
9 万蕤叶,陆静.金融危机期间汇率风险传染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18,21(6):12-28. 被引量:22
10 曹宏苓.论东亚货币合作[J] .国际观察,2002(4):30-35.
二级引证文献109
1 刘鑫,陈学军.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2020(3):32-37.
2 刘佳宁,黎超.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的经验借鉴与实践路径思考[J] .新金融,2023(4):48-53. 被引量:1
3 王若涵.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对房价的联动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8):105-110. 被引量:3
4 张文璇,张海波.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0(1):3-25. 被引量:1
5 闫相桥,王友善,乌大琨,王衍林.轮胎结构有限元分析应用于轮胎结构优选Ⅰ.胎体反包高度的优选[J] .轮胎工业,2000,20(5):270-275. 被引量:9
6 何德旭,史晓琳,何炜.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53-59. 被引量:1
7 董佳宇.民间资本风险传染机制初探[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27-29.
8 隋聪,迟国泰,王宗尧.网络结构与银行系统性风险[J] .管理科学学报,2014,17(4):57-70. 被引量:87
9 王秋霞.影子银行对我国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实证分析[J] .市场周刊,2014,0(6):92-93. 被引量:3
10 吴军,刘恭懿.基于民生负担测度的抑制商品投机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8):22-31.
1 曾晴.导读[J] .税收征纳,2011(1):1-1.
2 本刊编辑部.新常态 新征程[J] .北方金融,2015(1):1-1.
3 微吧[J] .中国经济周刊,2015,0(31):13-13.
4 讲好金融家故事[J] .中国金融家,2017(1):38-38.
5 本刊编辑部.新年三愿[J] .贵州农村金融,1999(1):3-4.
6 何晓晴.四谢“郑百文”[J] .金融博览,2001(1):23-23.
7 聚焦建行信用卡系列报道(1) 建行信用卡:打造客户服务首席品牌[J] .卓越理财,2013(11):27-29.
8 刘同.妈妈的钱都花在哪儿了[J] .华商,2014(16):39-40.
9 黄光.我的信用卡小史[J] .中国信用卡,2010(11):48-49.
10 王小康.商业银行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4):5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