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6-29,共4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二级参考文献29
-
1《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
-
2Yoshitomi, Masaru, and Kenichi Ohno(1999), Capital AccountCrisis and Credit Contraction. ADB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 2, Tokyo.
-
3《21世纪日元的国际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日本的对应》1999年4月20日,www.mof.go.jp.
-
4《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1月20日.
-
5Ito, Takatoshi, Ogawa, Eiji, "How Did the Dollar Fail in Asia,"National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 Working Paper 6729,September 1998.
-
6同注[4].
-
7亚洲经济或货币合作的对象国,一般指亚洲的9个国家或经济体还有日本.但在现实中,日本以及亚洲与大洋洲的贸易联系也非常紧密.日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澳大利亚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10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56%(1997年),新西兰对澳大利亚的贸易比重大,所以对东亚10国的出口比重略低,占36%.
-
8Robert Alan Feidman、行天丰雄:《日元国际化的必要性》,载《日本经济新闻》1999年12月20日.
-
9关志雄.《日元区的经济学》.日本经济新闻社,1995..
-
10.《从日元、人民币的视角考察亚洲货币危机》.岩波书店,1998..
共引文献43
-
1吴美娇.东南亚地区金融合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J].财经科学,2003(S1):322-325.
-
2施锡铨,李晓洁.关于建立亚洲单一货币区的ρ指标分析[J].海派经济学,2003,1(1):102-109.
-
3王姝.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河北金融,2010(7):52-54. 被引量:2
-
4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Taskforce.The use of renminbi for trade and non-trade denomination and settlement[J].China Economist,2009,4(4):86-93. 被引量:1
-
5王学真,李平.东亚地区货币汇率波动的互动性分析[J].当代亚太,2004(7):16-23. 被引量:1
-
6赵光磊.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与结构性特征[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77-78.
-
7张家寿.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问题探析——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58-61.
-
8张家寿.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与广西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中国—东盟地域金融合作研究之二[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89-92. 被引量:1
-
9刘励勤.亚洲统一货币的必要性和可能形式[J].探索,2002(5):62-66.
-
10刘正良,刘厚俊.东盟次区域合作模式中的问题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4(12):1-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67
-
1张斌.亚洲货币基金的复活[J].当代亚太,2001(1):18-24. 被引量:4
-
2篠原兴,王宇.亚洲货币基金构想[J].银行家,2004(10):120-122. 被引量:1
-
3何帆,张斌,张明.对《清迈协议》的评估及改革建议[J].国际金融研究,2005(7):16-22. 被引量:25
-
4薛敬孝.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152-167.
-
5石广生.《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开创我国对外经贸新格局》[N].《人民日报》,2002年4月21日.
-
6Chaipravant 0. ," Towards a regional financing arrangement", The World Economy, August 2001, p989- 993.
-
7Dornbusch, "Fewer Monies, Better Monies", The American Economy Reviews, May 2001, p238 -244.
-
8Elliot G. and Rothenberg T. , "Efficient Test for an Autogressive Unit Root" Econometrica 1998, 64,p813 - 836.
-
9Kaminsky G. and Reinhart C. , "On crises,Contagion and Confus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2000,51, p145 - 168.
-
10Kenneth S. , "Financial linkages among Asia Crisis",The World Economy,August 2001,p977- 987.
引证文献7
-
1宁晓青.国际货币体系脆弱性及其内在稳定性的提升[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7(1):68-72. 被引量:3
-
2黄梅波,朱丹丹.亚洲货币基金建设及其与IMF的关系[J].亚太经济,2013(2):23-29. 被引量:1
-
3李长春.最适度货币区:欧元的实践与亚元的前景[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4-7.
-
4李平,王学真,刘程.论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中国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3(5):33-38. 被引量:5
-
5张谊浩,陈柳钦.国际货币体系的内生性不稳定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12):42-48. 被引量:5
-
6张谊浩,陈柳钦.国际货币体系内生性不稳定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1):66-68.
-
7沈军,谭庆华.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探索及其前景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3(9):4-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7
-
1谢罗奇,黄明华.东亚区域汇率协调:理论与现实选择——兼论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中国的效应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16-19.
-
2王学真,李平.东亚地区货币汇率波动的互动性分析[J].当代亚太,2004(7):16-23. 被引量:1
-
3彭文慧.日元汇率波动的原因及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5(5):86-87.
-
4覃延宁.全面推进中国—越南金融合作:构建一体化区域经济的需要[J].东南亚纵横,2005(7):16-20. 被引量:2
-
5陈戴圆.国际货币体系何去何从?[J].中国商界,2009(11):24-25.
-
6刘爱文.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J].商业研究,2005(18):150-153. 被引量:5
-
7谢丰苹.东亚货币合作的层次、障碍和中国的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6):79-82.
-
8杨丹辉.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关系的矛盾与冲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1(1):38-43. 被引量:1
-
9朱孟楠,陈晞.进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12):14-17. 被引量:7
-
10穆西安.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南方金融,2009(3):5-9. 被引量:7
-
1金融[J].首席财务官,2007(6):12-12.
-
2吕璇,纬恩.亚洲货币基金:回顾和展望[J].中国外汇管理,2003(10):18-19.
-
3彭俊明,赵晓波,陈红梅.亚洲债券基金的发展前景[J].中国金融,2004(10):65-66. 被引量:2
-
4姚铁明,黄丽娜.论亚元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J].当代经济,2008,25(1):144-146. 被引量:4
-
5张翊,李增新.EMF:不完美救助[J].新世纪周刊,2010(11):32-34.
-
6马腾跃.推进普惠金融:由理念到行动——2014亚洲微型金融论坛(AMF)侧记[J].中国金融家,2014(9):80-85.
-
7杨成元,柴丽娜.主权债务危机演变及欧元区集中爆发成因探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2(2):57-64. 被引量:4
-
8蔡彤娟,黄瑞刚.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治理方案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9):55-63. 被引量:11
-
9费和.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1(4):38-39. 被引量:1
-
10周宇.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与开展[J].东南亚纵横,2002(8):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