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体外细胞转化系统在预防医学致癌因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据估计人类的肿瘤约85~90%以上是由环境因子所致,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这些因子可通过吸入和食入等方式作用于人体,诱发肿瘤。尤其在工业社会中,环境质量的恶化,使自然环境中各种因子改变,有害因子增加。
作者 刘国廉 普琳
出处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刘国廉,李新,李希亮,张建军,陈定一.血卟啉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效应[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8(02).
  • 2唐平,徐刚,陈晓禾.金属镍粉和氯化镍对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转化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7(03).

同被引文献34

  • 1聂岚,朱惠刚.UDS试验和细胞转化试验对水质致癌性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3,13(1):39-43. 被引量:2
  • 2沈建英,蒋芸,张招弟.致癌物鉴定方法的现况及展望[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6,15(6):355-357. 被引量:9
  • 3李申德.细胞培养中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鉴定指标[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5,2:94-94.
  • 4黄幸纾 陈星若.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实验方法(第一版)[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3.
  • 5巍爱雪 赵国栋 等.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J].环境科学丛刊,1986,7(6):80-80.
  • 6郑红俭 王家铃.大孔树脂吸附水中致突变物的适宜洗脱方式[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5,2(6):28-28.
  • 7朱振岗 甘卉芳 等.S江有机污染的致癌危险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5,5(3):7-7.
  • 8鄂征.组织培养与分子生物学技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57.
  • 9鄂征.组织培养与分子生物学技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57.
  • 10Steiling W, Kreutz J, Hofert H.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dermal absorption of hair dyes in vitro[J]. Toxicol in Vitro, 2001,15:565-570.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