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7-38,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51
-
1赵志广.论三峡大学组建后的校园文化融合[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S1):168-169. 被引量:1
-
2陈黎,周海海.高校形象识别的建构与管理[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1-34. 被引量:6
-
3赵宗锋.试论一流外国语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4(6):61-62. 被引量:20
-
4朱炜.试论大学内部的团体冲突及其文化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4):32-34. 被引量:9
-
5赵长生,顾进秋.从高校合并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1,5(3):27-27. 被引量:2
-
6张田华.组织文化融合在高校合并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3,8(3):4-7. 被引量:1
-
7李志,裴琳,孟东方.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政治价值取向培养的重要举措——对682名大学生和225名社会青年的调查[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150-152. 被引量:11
-
8赖艳,刘永根.浅议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5(5):172-174. 被引量:7
-
9任建波,谢志芳.论合并高校精神文化的塑造[J].教育与职业,2006(27):43-45. 被引量:8
-
10穆奎.论影响合并高校文化重建的核心要素[J].现代教育研究,2005,(1).
引证文献19
-
1吴永夺.以人为本 做好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37-139. 被引量:9
-
2陈卓武,张育广.创新: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2):9-11. 被引量:2
-
3夏建尧,王晓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务[J].成人教育,2004,24(7):28-29.
-
4刘戈.论高教体制改革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及其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7):86-88.
-
5黄子芳,侯金玲.反思高校整合后的校园文化建设[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2):88-89.
-
6高德娟,张学梅.多校区的大学文化比较及建设的实证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25(1):23-25. 被引量:1
-
7何秀冰.更新观念 变革方法 教书育人[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6):50-50. 被引量:1
-
8王树英,穆奎.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与共性[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107-109. 被引量:2
-
9郑鹏.浅论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经济,2007,24(05X):98-99. 被引量:2
-
10彭轩雁,肖中云.高校合并后的文化冲突及其重建[J].湖南社会科学,2008(3):175-1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5
-
1蔡拔平,陆水.高校“经济诱惑”型人才引进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现代企业教育,2006(20):25-26.
-
2廖克环.大学城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研究[J].考试周刊,2007(12):10-11.
-
3潘娟华,孟现志.专升本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5):78-79. 被引量:10
-
4胡旺阳,姜洁.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思考[J].理论界,2005(5):134-134. 被引量:1
-
5唐华生,何霖.“合并升本”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刍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112-114. 被引量:2
-
6赵玺,苟世祥,陆婧.论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127-132. 被引量:17
-
7谭广峰,赵月桂,徐杰.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9):39-44. 被引量:6
-
8侯治水,郑洁.整合与重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阈[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0(5):101-105. 被引量:4
-
9郑洁,侯治水.整合与重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阈[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13-17. 被引量:6
-
10全晨.论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1):184-185. 被引量:4
-
1张翼.论高校文化的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2):206-209. 被引量:5
-
2欧阳玉.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4):8-12. 被引量:2
-
3张家如.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创新[J].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1(4).
-
4王景魁.活力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11):27-28.
-
5刘爱荣.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地位、使命与功能[J].辽宁教育研究,2000(3):40-41. 被引量:1
-
6赵冬平.研究性阅读应注重追求文化品位[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8(1):42-44.
-
7罗炳金.高校合并的文化整合与重构的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38-41.
-
8周治军.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求索,2001(3):69-70. 被引量:8
-
9文化创新[J].刊授党校,2016,0(5):70-70.
-
10张生勇.大学的文化使命[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6):81-8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