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63
-
1胡少明.教育良知先于教育理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4):3-6. 被引量:7
-
2韩广信.论人的本质的层次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9(3):10-11. 被引量:1
-
3杜志清.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46-51. 被引量:4
-
4万光侠.人的本质新解[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3):9-13. 被引量:17
-
5张进峰,翟香凝.教育本体论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13(2):10-17. 被引量:3
-
6万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1984,15(4):1-5. 被引量:44
-
7吴远.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2):108-111. 被引量:3
-
8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5(5):85-96. 被引量:14
-
9胡渝.论人的本质的层次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1996(4):127-129. 被引量:2
-
10王晋中.形而上学的沉沦——后现代主义哲学背景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季轩民.论师德建设中的教师良知[J].教育伦理研究,2019,0(1):180-191.
-
2易小明.人的三重属性与人的二重属性[J].学术界,2005(6):194-202. 被引量:21
-
3环敏.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差异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2(16):22-24. 被引量:19
-
4张青.论道德的为人性[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6-9.
-
5张进峰.论人的存在的多层次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4-15. 被引量:1
-
6张达玮,陆玉瑶.道德自信的生存论维度[J].伦理与文明,2017(1):124-136.
-
7季轩民,程红艳.溯本追源:现代教师道德建设的良知之维[J].现代大学教育,2019,0(2):73-7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48
-
1季轩民.论教师良知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实现[J].教育伦理研究,2020(1).
-
2季轩民.论教师良知:本质内涵、形成逻辑、发展路径[J].教育科学,2023,39(1):43-49.
-
3陈冬华.人的本质与人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9):77-80. 被引量:4
-
4李开盛,颜琳.人的概念与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3):19-25. 被引量:1
-
5刘炜,胡海军.网络事件及其道德冲突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53-55.
-
6向祚群,王飞霞.论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类道德的生成样态[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3):87-89.
-
7徐金平.精神利益的类别和层次[J].沧桑,2010(4):185-186. 被引量:1
-
8徐金平,陈春.关于精神利益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4):16-18.
-
9易小明,郭东勤.社会分层治理的正义之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1-5. 被引量:2
-
10陈冬华.论人的本质对技术社会效应的决定性[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5):112-115.
-
1赵建梅,黄世虎.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J].唯实,2001(6):14-18. 被引量:3
-
2臧琳琳.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2):60-62. 被引量:1
-
3王遂敏.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3):160-161.
-
4闵征.人的三重本质[J].中国监狱学刊,2003,18(2):84-84.
-
5袁辛奋,陈维明.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J].理论探讨,1998(1):49-53. 被引量:5
-
6万光侠.人的本质新解[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3):9-13. 被引量:17
-
7易小明.从人之本质的历史展现看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J].齐鲁学刊,1996(3):113-116.
-
8鲍克伟.试论海德格尔的人道主义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5(6):33-35.
-
9胡春光.存在之思:人在世界之中存在——论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5-30. 被引量:1
-
10司美娜.孟子的心性论[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34(5):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