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05─2000与GB/T3505─1983的主要区别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GB/T 3505-2000 and GB/T 3505-1983
出处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1年第9期1-2,共2页
Machinery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
1李满昌,程庆柱,李东.表面粗糙度新旧国家标准差异的分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5,33(7):44-46. 被引量:1
-
2刘荣元.《表面粗糙度》新旧国标的差异分析[J].煤炭技术,2003,22(10):21-23.
-
3孙丹,李鸽,不详.GB/T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标准介绍[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0(4):17-24. 被引量:4
-
4杨薇,林源.摩擦系数测试仪及试验方法[J].出口商品包装(软包装),2005(8):79-81.
-
5蔡秀明,沈禕.金属表面温度测量技术[J].中国计量,2010(2):91-92. 被引量:3
-
6于芳芳,刘璇.凸特征的凹参数定义[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17(4):7-13.
-
7李宝钧.280-B型挖掘机齿轮传动装置轮齿失效模式分析[J].矿山机械,2006,34(5):61-62.
-
8梁敏,王轲(审核).光学零件的面形偏差[J].导航与控制,2005,12(4):4-4.
-
9黄仕君.新国标表面粗糙度在AutoCAD中的标注方法[J].煤炭技术,2010,29(3):20-23. 被引量:2
-
10章维一,侯丽雅.润滑理论中卷汲速度的概念辨异及结果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1,12(11):1239-1241.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