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0,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115
-
1蒿楠.教学伦理:内涵、关键话题与实践回应[J].思想理论教育,2013(24):13-18. 被引量:5
-
2王本陆.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0-45. 被引量:11
-
3汪刘生.走向现代化的教学论——90年代我国教学论的进展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0):14-18. 被引量:8
-
4曾钊新.试论教学中间的道德调节[J].现代大学教育,1985,13(1):70-74. 被引量:2
-
5郑航.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及其教育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4(12):10-12. 被引量:33
-
6张华.走向儒学课程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0):34-38. 被引量:13
-
7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26(1):48-51. 被引量:203
-
8钟志贤.论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思维[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4):53-57. 被引量:26
-
9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6):6-18. 被引量:81
-
10周建平.论教学的伦理基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5):53-5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9
-
1刘万海.教学即德性生活:走向新的教学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7):36-40. 被引量:22
-
2欧阳超.建构教学伦理学学科刍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36-139. 被引量:4
-
3王凯.国内教学伦理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7(8):18-21. 被引量:9
-
4唐康明.对网络教学伦理建设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11):63-65. 被引量:3
-
5王凯.教学伦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50-53. 被引量:9
-
6蔡亚平,钟振国.教师教学行为中的伦理缺失现象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2):77-80. 被引量:6
-
7李传奇,周兵.学校体育的伦理审视[J].体育学刊,2009,16(12):49-52. 被引量:16
-
8欧阳超.多渠道加强教学道德建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9):87-90. 被引量:1
-
9李晓岩,张家年.和谐课堂:教学设计的伦理诉求[J].电化教育研究,2011,32(7):18-22. 被引量:3
-
10李英,周庆隆.体育教学伦理研究进展[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1,18(4):57-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8
-
1郑立杰,赵宏,周莹.伦理视域下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J].教育伦理研究,2019,0(1):217-224.
-
2蒿楠.教学伦理:内涵、关键话题与实践回应[J].思想理论教育,2013(24):13-18. 被引量:5
-
3任强.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教育意蕴、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4(1):73-77. 被引量:5
-
4温欣荣,薛国凤.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8):11-17. 被引量:31
-
5王凯.国内教学伦理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7(8):18-21. 被引量:9
-
6王凯.教学伦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50-53. 被引量:9
-
7王兆璟,陈婷婷.教学理解何以可能——概念来源及相关意旨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5):108-112. 被引量:1
-
8胡朋志.以翻译评价为基础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9(5):65-71. 被引量:20
-
9欧阳超.多渠道加强教学道德建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9):87-90. 被引量:1
-
10玉素萍.独立学院教学伦理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6):176-17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