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6
The Posi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Care in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Function
出处
《江西教育科研》
2001年第7期25-26,共2页
Jiangxi Education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6
-
1王陈,蔡宏标,钟秋亮.关于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7(9):14-15. 被引量:10
-
2马建青.再论学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7(2):47-51. 被引量:15
-
3石变梅.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49-51. 被引量:8
-
4杨义,李晖,赵慧敏.高校德育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12):127-133. 被引量:3
-
5申小莹,董雪.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05,28(5):420-423. 被引量:10
-
6梁光霞.论德育与心理教育相互融合的构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15-117. 被引量:7
-
7靳丽华.德育新思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运城学院学报,2006,24(3):57-59. 被引量:1
-
8马建青.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结合的前景探讨[J].江苏高教,1997(1):34-37. 被引量:25
-
9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21(7):3-10. 被引量:316
-
10白洁.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内涵及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2):99-10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石变梅.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49-51. 被引量:8
-
2梁玉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新探索[J].教育评论,2005(5):20-22. 被引量:3
-
3胡静.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21(1):56-58. 被引量:3
-
4陈光春.心育与德育和谐共进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0):46-48. 被引量:3
-
5徐胡燕.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原理与原则[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2):46-49.
-
6国术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新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17):13-14.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周春男,张静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S01):229-232. 被引量:2
-
2封立条.浅析利用思想品德教学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J].新课程学习(中),2010(7):44-44.
-
3鲁赛萍.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定位[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1):121-122. 被引量:1
-
4曾庆芳.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117-119. 被引量:3
-
5李伟.浅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84-85. 被引量:3
-
6解如华.从实践层面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金融教育研究,2007,21(2):89-90.
-
7陈光春.心育与德育和谐共进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0):46-48. 被引量:3
-
8胡立军.新时期高中生的时代特征及教育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4):71-74. 被引量:2
-
9郭智慧.高职教育应注重心育与德育的结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16-17. 被引量:1
-
10史晓红.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4(7):95-97. 被引量:1
-
1徐才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2008,0(12):8-8.
-
2刘治星.如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153-153.
-
3万宗莹.实施心理辅导的策略[J].班主任,2003(4):21-22. 被引量:2
-
4李竹林.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5):16-17.
-
5朱春玲.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J].课外阅读(中),2011(9):130-130.
-
6甘智华,高芳萍.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情”沟通效应[J].职业,2011(14):54-55. 被引量:2
-
7田万生.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模式[J].中国德育,2004(4):48-51.
-
8李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J].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8):59-59.
-
9李春.学生的心理障碍浅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3):48-51.
-
10陈绮霞.开展学校综合性心理教育[J].上海教育,1999,0(4):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