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14,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参考文献4
-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2周远清:《中国教育报》1999.11.18
-
3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P372
-
4赵大成.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考评体系——澳大利亚小学生的考评体系评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0,27(1):39-4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0
-
1郁继军,侯劼,刘继祥.浅谈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建构[J].商情,2008(5):174-174. 被引量:1
-
2胡金木,王云.试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2A):17-19. 被引量:2
-
3祁慧琳.基础课改背景下的课程评价多元化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88-89.
-
4纪丽蕊.建立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之我见[J].科技资讯,2009,7(23):203-203.
-
5陆东鑫,翁文勇,苏健,王泽兵,杨晓杰.一种基于本体的中小学生成长评估体系[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22):203-208. 被引量:1
-
6刘英,李平.学生情绪智力评价的理论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98-99.
-
7陈正良.从模铸到素质化——对学校德育目标问题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20(6):138-141. 被引量:4
-
8林惠萍.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18-19. 被引量:1
-
9易森林,袁桂林.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1,28(1):24-27. 被引量:43
-
10黄海波.“素质”含义[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8(1):6-8.
同被引文献11
-
1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4):45-50. 被引量:89
-
2张华,刘万海.当前学生评价中亟待澄清的几个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10):40-44. 被引量:14
-
3潘杰宁,黄海滨.高等教育评估结果的失真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45-146. 被引量:3
-
4韦国庆.成人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J].成人教育,2007,27(2):63-64. 被引量:3
-
5蒋琳.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J].教育探索,2007(1):67-68. 被引量:18
-
6刘本固.教育评价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
7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评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8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评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页.
-
9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3, P60.
-
10Gardner, 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3, P173.
-
1聂艳霞,周慧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4,27(4):92-93.
-
2刘晓红.试论成人高教学生档案管理[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25(3):40-41.
-
3曹士涛.发展孩子的新驱动力[J].新课程(教研版),2013(11):183-183.
-
4肖新玲,高清华.浅谈素质教育中的难点问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2):56-56.
-
5焦爱民.成人高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1999(7):37-37. 被引量:1
-
6周丽霞.成人高教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对策[J].成人教育,2005,25(3):53-54. 被引量:5
-
7乔云凯.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1998,0(9):12-12.
-
8覃南图.思政教育与成人高教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20-21.
-
9穆大伟.成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2):60-61.
-
10刘松.加强成人高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