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大力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被引量:36
Adjusting Actively the Structure of Disciplines & Specialit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Set up Some Specialities with Special Features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3-15,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25
-
1邱敦元,黎野,文洁.高等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规律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3-5. 被引量:8
-
2张宏涛,郭曼.办好特色专业 促进学校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14(10):30-31. 被引量:1
-
3王新新.品牌本体论[J].企业研究,2004(08S):25-27. 被引量:29
-
4林年冬,何真.调整专业结构 服务海洋经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4):74-78. 被引量:2
-
5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跨越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5):44-50. 被引量:26
-
6邱捷,胡增存.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76-79. 被引量:18
-
7柏娟.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9):82-85. 被引量:5
-
8杨荣昌.关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5(1):14-16. 被引量:19
-
9朱中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4(4):37-39. 被引量:35
-
10罗云.关于学科、专业与课程三大基本建设关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3):32-34.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36
-
1崔建华.高等教育产业化趋势中的品牌战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1(S1):149-154. 被引量:3
-
2林年冬,何真.调整专业结构 服务海洋经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4):74-78. 被引量:2
-
3林年冬,龚涛.实行“五结合” 加强专业质量建设[J].交通高教研究,2004(6):40-42.
-
4彭春生,顾松明.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6):26-28. 被引量:11
-
5张云霞,于维洋,刘琳.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及其与产业经济的关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1):130-134. 被引量:5
-
6林年冬.浅议广东省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互动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2):103-107. 被引量:6
-
7林年冬,何真.广东省海洋类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中国农业教育,2005,6(2):17-19. 被引量:1
-
8张云霞,于维洋,刘琳.河北省高校专业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及调整设想[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2):266-270. 被引量:1
-
9林年冬.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71-72. 被引量:6
-
10林年冬.品牌专业的示范性功能刍议[J].高教探索,2005(4):65-6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93
-
1潘倩莹.XH民办院校品牌营销战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2(5):16-19.
-
2张鸾.将创新理念融入高校专业管理结构改革[J].天津科技,2007,34(5):81-83.
-
3丁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品牌专业建设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7):110-111.
-
4王燕.加强课程评估 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86-87. 被引量:2
-
5陆斌.略论高等学校竞争战略[J].文教资料,2006(32):5-6.
-
6刘辉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J].教育与考试,2009(4):69-73. 被引量:2
-
7刘长文,佟晖.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建设若干问题初探[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4). 被引量:3
-
8陆为群.论普通高师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25-29. 被引量:1
-
9付婕.“个别专业”设置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大家,2010(14):53-54.
-
10谢蕾.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经济视野,2013(18).
-
1李海龙,党星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开展与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S1):156-157. 被引量:3
-
2刘智运.创新:高等教育的灵魂[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4(4):495-499. 被引量:11
-
3吴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新思路[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9):237-237.
-
4杨雨桦.论文化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2):148-148. 被引量:1
-
5胡毅涛,赵国春.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市场周刊,2006,19(8):153-154.
-
6祁倩倩.信息技术结合下的中职英语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5(6X). 被引量:2
-
7徐珍华,唐祖荣.驱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J].历史学习,2002(Z1):15-15.
-
8李永臣.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8):78-80. 被引量:31
-
9刘玉玲.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再认识[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5):117-119.
-
10梅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谈中学生“乐学”英语的方法[J].教育艺术,2010(6):5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