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组织、环境:企业技术创新的三位一体机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几种技术创新运行与动力机制模型 ,其倾向性和缺失在于把技术创新的客体和创新主体割裂开来 ,基本上只是把技术创新看成是物质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当我们考察技术创新主体在个人行为和研究小组层次上的运行模式后可以看到 :由创新环境、创新研究组织和创新者三位一体形成了技术创新机制 :从这一结构出发 ,有助于企业对技术创新作更加合理的审视、诊断和决策。
作者
黄列宾
扬玲
黄东军
机构地区
中国工商银行长沙市支行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价值工程》
2001年第3期24-26,共3页
Value Engineering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机制
创新者
研究小组
环境
三位一体模式
企业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张艳.
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9(7):33-34.
被引量:2
2
张钢.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与信息源[J]
.科研管理,1998,19(4):27-31.
被引量:19
3
陈文化,向道敬,陈吉耀.
企业技术创新运作及其动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15(2):42-43.
被引量:6
4
赵万里,李军纪.
知识生产和科学的自组织─—科劳恩的科学建构模式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1):40-48.
被引量:6
5
潘永源,宋玉华.
试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及技术创新机制[J]
.太平洋学报,1999,7(1):57-65.
被引量:3
6
吴永忠,关士续.
技术创新中的信息问题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1):32-39.
被引量:24
7
姜秀山,李伊松,卢山.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9(1):31-33.
被引量:7
8
华觉明.
观念转变与技术创新──以陶范铸造和失蜡法为例[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1):57-60.
被引量:4
9
盛亚,吴建中.
论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15(6):45-46.
被引量:13
10
李兆友,远德玉.
论技术创新主体[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5):26-3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盛亚.
中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实际问题[J]
.科学管理研究,1994,12(6):40-43.
被引量:8
2
李兆友.
技术创新主体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1997(11):29-32.
被引量:15
3
李三虎,赵万里.
技术的社会建构──新技术社会学评介[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10):30-35.
被引量:23
4
盛亚.
中、日、美三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比较[J]
.科技管理研究,1996,16(2):39-41.
被引量:3
5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71-72,86-87.
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7
[美]埃里克·冯·希普尔.技术创新的源泉[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8
[日]今井贤一 小宫隆太郎.现代日本企业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9
[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 朱迪恩·K·拉森.硅谷热[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10
[日]斋藤优.技术开发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81
1
楚江亭.
科学知识观与教师创新能力养成——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科学知识性质解析及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53-57.
被引量:7
2
张冰.
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考[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5(z2):90-92.
3
罗公利,边伟军.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述评[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39-45.
被引量:1
4
李诗和.
企业创新文化的创建[J]
.科技创业月刊,2004(7):21-22.
被引量:7
5
罗鸿君,杜跃平,余江.
企业技术创新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探讨[J]
.商业研究,2004(20):41-44.
被引量:2
6
王铁明,曾娟.
关于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0):1-2.
被引量:7
7
修立军,强雁.
网络环境下的航天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66-69.
被引量:1
8
夏保华.
简论技术创新主客体研究[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5):72-73.
9
李妮,刘萌芽.
企业信息工作的岗位绩效评估方案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6(4):98-100.
被引量:6
10
孙冰,齐中英.
主成分投影法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15(3):285-288.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8
1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504
2
李同喜.
试论基于个体与集体互动的企业全员创新[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8):75-76.
被引量:1
3
辛冲.
组织创新的动态演化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9):97-103.
被引量:8
4
辛冲,冯英俊.
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1):37-43.
被引量:38
5
许庆瑞,郭斌,王毅.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核心能力的组合创新[J]
.管理工程学报,2000,14(B12):1-9.
被引量:62
6
张波.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人才与激励因素研究[J]
.航天工业管理,2000(9):24-26.
被引量:3
7
和云.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2):30-33.
被引量:1
8
曹庆仁,宋学锋.
企业个体行为与企业创新复杂性探析[J]
.软科学,2004,18(3):80-8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赵玉,刘大为.
浅析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内部阻力与解决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6(08S):182-182.
2
辛冲,郭鑫.
群体层面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公司治理评论,2012(4):104-113.
1
耿德勇.
长白山:探索“三位一体”模式促就业[J]
.劳动保障世界,2011(4):12-12.
2
廖传铭.
关于“构建业主、社区、物管三位一体”模式的几点设想[J]
.住宅与房地产,2005(7):3-3.
3
黄列宾,杨玲.
人、组织、环境:企业技术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1):25-28.
4
胡一平.
常州:“三位一体”模式在老旧小区的探索[J]
.中国物业管理,2009(3):36-37.
5
姜宏娜.
房地产管理中“三位一体”机制的建设[J]
.民营科技,2015(2):75-75.
6
刘维新.
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J]
.城市发展研究,1996,3(6):28-30.
被引量:10
7
卢庆元.
浅析三位一体下的社保计算机审计[J]
.新智慧(财经版),2014(2):84-85.
8
符淑莉,赵贵宁.
提升公共管理组织效能的三位一体模式[J]
.全国商情,2006(12):19-21.
被引量:1
9
探索长效管理的“三位一体”机制——对内抓管理 对外抓环境[J]
.上海管理科学,2000,22(3):43-43.
10
吕子建.
居住区物业管理“三位一体”模式在静安区的实践[J]
.上海房地,2003(8):54-55.
价值工程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