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乙型肝炎脾肾阳虚型脉图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研究通过考察慢性乙型肝炎脾肾阳虚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各临床常见证型之间的脉图参数变化规律 ,发现脾肾阳虚组与其它证型组、正常组比较脉图参数大多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表现为Ph降低 ,∠U变小 ,∠P增大 ,S1、S2、S3都变小 ,这些变化与脾肾阳虚的病机特点相符 ,亦与临床切诊脉象一致 。
作者
张秋云
车念聪
王融冰
机构地区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北京地坛医院
出处
《北京中医》
2001年第4期40-41,共2页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脾肾阳虚型
脉图参数
分类号
R259.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20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4
1
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1):788-791.
2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
.中医杂志,1992,33(5):39-40.
被引量:518
3
黄世林主编.中医脉象研究.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5-40.
4
张秋云,季绍良.
针刺脾肾合穴与郄穴前后脾虚证脉图参数的变化[J]
.河南中医,2000,20(2):23-2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332.
2
季绍良 张秋云.从刺激脾经合穴与郄穴探讨寸关尺分候脏腑[J].中医诊断学杂志,1996,2(2):29-31.
3
黄世林.中医脉象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40.
4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38.
5
任应秋.脉学十讲[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2.18.
6
颜之亨.脉诊“六部脏腑分属定位法”的临床检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5:12-15.
共引文献
520
1
缪锡民,章亮.
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与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702-703.
被引量:5
2
久美彭措.
久美七十味松石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2008,38(6):61-62.
3
李和平,李莲.
关于界定现行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中阴黄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9):1002-1003.
被引量:2
4
池晓玲,萧焕明.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07,2(4):211-213.
被引量:12
5
孙克伟,周小军.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和肝郁脾虚证细胞免疫功能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2,1(6):12-14.
被引量:7
6
陈云,杜建,王玉海.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的关系[J]
.福建中医药,2004,35(3):1-3.
被引量:8
7
宋家驹.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4,26(7):523-525.
被引量:3
8
唐正运,叶晓光,金文君,廖云珍,杜宇.
白叶柴虎汤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36-1437.
被引量:1
9
张玮,王奕,贺德昌,李莹,邢练军,张波.
HBV-YMDD变异患者与中医虚实辨证关系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31-732.
被引量:11
10
陈云,杜建,王玉海.
慢性肝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9):805-807.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78
1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
.中医杂志,1992,33(5):39-40.
被引量:518
2
张镜人,杨天权,郑秀春,孙瑾,俞际春,何清波.
正常人脉象图频域指标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35-436.
被引量:10
3
麻晓慧,刘金霞.
性别、年龄对慢性乙肝证候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4):296-296.
被引量:6
4
李福凤,庄燕鸿,王忆勤,李果刚,王惠芳.
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脉象客观化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85-1386.
被引量:14
5
李风华,刘平,熊卫国,徐光福.
虫草多糖逆转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3):1968-1971.
被引量:28
6
李睿,雍丽,刘聪颖,赵宇平,汤伟昌.
虚寒证的脉象特点及脉图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1):37-39.
被引量:5
7
姚笛,王忆勤.
脉诊临床应用研究概述[J]
.甘肃中医,2007,20(6):6-10.
被引量:6
8
太加斌,朱德增,凌昌全.
原发性肝癌患者脉图变化特点及其机理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4):263-267.
被引量:22
9
张琴,王磊,都广礼,邱宏,刘平.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舌诊、脉诊信息在中医证候判识中的作用与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6):416-417.
被引量:7
10
杨绍基.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26.
引证文献
6
1
宓余强,陆小左.
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体系的研究新探[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99-1501.
被引量:1
2
宓余强.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J]
.天津中医药,2007,24(1):19-22.
被引量:12
3
汪南玥,于友华,闪增郁,陈岩,李同达,陈燕萍.
脉诊信息分析方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1287-1288.
被引量:3
4
黄和贤,曹文富.
益气、化瘀类中药及其伍用防治肝纤维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1289-1291.
被引量:8
5
于志峰,武学润.
《脉学阐微》特色浅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4):91-93.
被引量:2
6
何凯茵,肖光明,陈志敏,林路平,范慧敏,谭行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舌脉象参数特征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1):45-4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陈宇奇,陈彦坤,石天爱,谢梦洲.
80例不同肝功能指标体检人群脉象频域参数差异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34-138.
被引量:4
2
朱蕾蕾,孟虹,蒋健,高月求.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类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20-23.
被引量:21
3
冯向春,单若冰,于海青.
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预后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5):418-420.
被引量:1
4
李囿松,高晋生.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弦脉的相关证候群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28-629.
被引量:4
5
张万芳,卢跃鹏.
54例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预后分析[J]
.中外医疗,2011,30(14):79-80.
6
刘文兰,车念聪,唐佐青,油红捷,张红月,高连印,杨铮,王敏.
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小型猪肝脏微循环与舌色关系的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111-114.
被引量:5
7
陆云飞,陈晓蓉,刘成.
复方芪术汤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2,5(5):346-349.
8
陈文智.
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65-1166.
被引量:9
9
王盛花,王召平,任继平,崔晶,陈东宁,梁嵘,姚叙莹,任玉杰,张莹,杨新宇.
844例平和质体检者的舌象与体检数据的相关性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6):2290-2294.
被引量:6
10
许岚,宓余强.
慢性乙型肝炎舌诊研究进展[J]
.新中医,2013,45(11):120-121.
1
黄志芳,易进海,陈燕,刘云华,刘玉红.
附子配伍和汤剂pH对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8):60-64.
被引量:7
2
王福庄.
脑细胞缺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对策[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5,2(2):114-120.
被引量:5
3
黄和清,郑斯骥,赵凤生.
丹参注射液提取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14,36(3):526-530.
被引量:1
4
杨威,应军,肖百全,黄远铿,欧慧瑜,梁惠婵.
地塞米松致胃肠机能紊乱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7(8):1174-1177.
被引量:3
5
程艳梅,王高峰,王宏伟,孙永顺,孙曼平,朱生樑.
疏肝和胃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环氧合酶-2及前列腺素E_2的影响[J]
.江西中医药,2012,43(7):60-62.
被引量:4
6
任历,廖晓宇,刘鹏,代春美.
微量热法研究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功能及机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58-62.
被引量:5
7
徐丽,俞建东,吕丽虹,龙天柱,黄永亨,闵军,万云乐.
酸性微环境下大蒜素增强大鼠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活性[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5):794-797.
8
林珈好,王秀丽,管辉达,王玉蓉.
丹参酮ⅡA-甘草次酸复方脂质体中丹酚酸B的载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608-1611.
被引量:3
北京中医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