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2-31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参考文献3
1 Ishii J,Clin Chem,1997年,43卷,1372页
2 Schroeder F,Chem Phys Lipids,1998年,92卷,1期,125页
3 Kaptein W A,J Lmmunol Methods,1998年,217卷,103页
同被引文献88
1 衣志勇,李小鹰,孙宇,蒋知新,王克英,王显花,任建伟.受试者特征曲线评价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6):375-377. 被引量:21
2 高艳玲,葛志明,林宏扬,秦爱琼,唐国栋,辛培乾,张运.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价值——附76例报告[J] .新医学,2004,35(10):597-599. 被引量:9
3 张淑华,王丽萍,侯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152-154. 被引量:14
4 郭芳,李长钢,袁秀丽.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心电图评价[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36(2):201-203. 被引量:2
5 刘彩云,杨蔚,杜红,吴健,孙素莲,寿成超.人血清HER-2/neu胞外域蛋白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4):310-313. 被引量:6
6 刘洪梅,黄体钢.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5):417-418. 被引量:1
7 王丽洁,罗心平,倪唤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 .上海医学,2007,30(2):144-146. 被引量:4
8 倪隽,朱健华,鞠少卿,苏建友,于小红,盛红专,王惠民.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J] .天津医药,2007,35(3):219-220. 被引量:6
9 Ohkaru Y, Asaryame K, lshii 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and wich enzyme -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heart type fatty acid - binding protein in plasma and urine by using two different monoclonal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human heart fatty acid - binding protein [J] . J lmmunol Methods, 1995, 178 (1) : 99 -111.
10 Setsuta K, Seino Y, Ogawa T, et al. Ongoing myocar- dial damag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related to activat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Fas/Fas ligand system. Circ J. 2004, 68 : 747 - 750.
引证文献7
1 张淑华,王丽萍,侯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152-154. 被引量:14
2 汪润,余杨,朱红秋,朱平安.联合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T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损伤[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13(2):78-79. 被引量:1
3 王连成,程颖,魏殿军,聂小才.新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J] .医学综述,2007,13(12):946-948. 被引量:1
4 周建光,杨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医疗装备,2011,24(5):31-33. 被引量:1
5 阎正才.选择不同的生物化学标志物诊断急性心肌损伤[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9-49. 被引量:2
6 贾二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AMI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0-31. 被引量:6
7 薛丹,陈贻骥.新生儿心肌损伤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91-894.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57
1 张淑华,范丽颖,何秀霞,于源华,王丽萍,侯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纯化及亲和配体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6):628-630.
2 高翔宇,严松彪,陈晖.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155-157. 被引量:3
3 王连成,程颖,魏殿军,聂小才.新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J] .医学综述,2007,13(12):946-948. 被引量:1
4 董磊,张晓鹏,陈薇.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2008,26(3):80-85. 被引量:7
5 刘敬东,范希文,郑兴厂,申桂芝.肺炎并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变化的意义[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39-4340. 被引量:5
6 翁翠莲,汪建新,薛庆亮,李新甫,高强,郭丽娜,孙军平.美洛昔康对兔急性肺损伤受损心肌的保护作用[J]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9):813-815.
7 任亚萍,唐爱国.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标志物研究新进展[J]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57-1660. 被引量:6
8 吕洪飞,皮二旭,王岚岚,沈虹.遮荫处理的白英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1-6. 被引量:17
9 张世淼,杨利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检测及临床意义[J] .山东医药,2009,49(3):104-105. 被引量:3
10 佟平丽,邓淑红.测定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5):3575-3576.
1 陆婷,张月华,李伟,蔡颂文,沈颖,韩婷.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5):97-101. 被引量:2
2 韩玉贞,蒋振平,王军.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三项血清酶变化情况[J]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2):91-91. 被引量:3
3 林高贵,孟凡超,曾云祥,赵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2012,27(4):280-283. 被引量:20
4 胡娟玉,李礼.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肌红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3):297-298. 被引量:5
5 李岐梅,张杰,张桂娟.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钙蛋白T与超声心动图及病死率 再住院率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1,40(10):1016-1017. 被引量:1
6 龚厚文,许锋成,余朝萍,曾洪燕,晏明君,刘天虎,刘于菲.吗啡与哌替啶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 .四川医学,2012,33(3):489-491.
7 周白丽,李玉兰,杨建生,董书明.心肌钙蛋白T快速测定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J] .青海医药杂志,1998,28(8):6-7. 被引量:1
8 马娜,张灏,魏宏顺,王宏权,殷红光,张帆,孟晓冬,刘燕,金启新,丘毅文,余春芳.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浓度与cTnT、TXA_2关系的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20(10):626-627. 被引量:7
9 杭亮,田慧娟,李军.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病人cTnI、HbA1c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5):1765-1767. 被引量:5
10 薛嵘,周罡,黄军悦,李莹屏,黄文辉,马志刚.心肌钙蛋白T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内科杂志,2017,34(1):61-6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