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茶业通报》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参考文献4
-
1王郁风.中国饮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J].茶报,2000(1):35-36. 被引量:1
-
2陈椽.《茶业通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
3姚国坤,胡子军.《中国古代茶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
4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同被引文献16
-
1梁子,谢莉.慈觉大师所亲历到晚唐茶事[J].农业考古,2004(2):322-326. 被引量:4
-
2罗晓眉,欧阳建树,王湘平.从清赏文化到功利文化的演变——中国茶文化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2006(1):37-38. 被引量:4
-
3苏旭.中国古代茶具发展中的文化传承[J].景德镇陶瓷,2007,17(1):34-35. 被引量:4
-
4常璩,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
5张宏庸.茶艺[M].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
-
6傅崇矩.成都通览[M]戚都:时代出版社,2001.
-
7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民俗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
-
8曾小龙:茶艺耍进克里姆林宫[N].四川日报,2013-03-29(13).
-
9覃丹.全新“川剧茶艺”到韩国驻场演出[N].四川目报,2009-03-02(13).
-
10陈文华.中华茶艺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
1顾洪彬.历史悠久的祖国茶文化(二十一)[J].中老年保健,1997(4):40-41.
-
2刘辉.茶该怎样喝[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4(2):23-24.
-
3华定存.维吾尔族的几种饮茶方法[J].烹调知识,2002(2):43-43. 被引量:1
-
4王春华.中法茶文化交流探析[J].贵州茶叶,2011,0(4):50-51. 被引量:1
-
5田宪孝.说说藤编茶壶囤子[J].收藏,2010(10):112-113. 被引量:1
-
6欧阳学忠.茶[J].税收与社会,2000(6):34-34.
-
7夏季要科学饮茶[J].人民公安,2012(14):42-42.
-
8严其林.东吴饮食习俗谈[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2):25-27.
-
9澄清饮茶六大误区[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2004(2):28-28.
-
10袁平湖.闲话饮茶[J].广东茶业,2002(2):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