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酶制剂工业“十五”和2015年发展目标
被引量:1
出处
《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1年第3期38-39,共2页
Jiangsu Food and Fermentation
同被引文献42
-
1胡学智.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制造概要[J].工业微生物,1997,27(1):30-39. 被引量:64
-
2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红曲色素的研制与应用[J].工业微生物,1980,(4):1-11.
-
3.国外开发的新型食品添加剂[G].中国食品报,2003-11—27.
-
4胡学智.酶制剂工业(张树政主编).第一章序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11
-
5胡学智编.酶制剂生产技术(陈騊声主编星火丛书).北京:化工出版社,1992:1-23
-
6程池.中国酶制剂产业化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酶制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2:3
-
7谢彩凡.酵素的时代[J].食品市场资讯,2001,(8912):1-5.
-
8侯炳炎.冯德清.中国酶制剂工业发展历史回顾.酶制剂行业高峰大会文集.北京:中国发酵工业协会,2000:19
-
9上岛幸之.应用酵素产业.东京:丸善株式会社,1995:16
-
10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细菌淀粉酶的生产和应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0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康平,汪秋宽.鲍内脏酶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J].水产科学,2006,25(3):155-157. 被引量:1
-
2郭凤莲,陈存社.产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的16SrRNA测序鉴定[J].中国酿造,2007,26(8):26-28. 被引量:10
-
3郭凤莲,陈存社.微生物制备复合酶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3(7):24-26. 被引量:5
-
4吴丹莉.微生物酶制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0(8):79-81. 被引量:2
-
5姜心,陈伟,周波,黄坤勇.三菌混合固态发酵苹果渣产复合酶的研究[J].饲料工业,2010,31(18):20-25. 被引量:3
-
6胡学智,凌晨,李平作.固体培养黑曲霉复合酶在传统发酵上的应用[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0,27(5):1-3.
-
7王红云,刘金娥,刘德海.复合酶对仔猪的应用效果研究[J].河南科学,2012,30(4):451-453.
-
8陈国参,刘德海,解复红,贾彬,权淑静,马焕,张玉龙.一株产复合酶真菌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产酶研究[J].中国酿造,2012,31(9):70-74. 被引量:9
-
9叶延欣,闫鹏飞,胡渝,刘亮伟.F/10木聚糖酶二级结构含量对热稳定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7(4):446-450. 被引量:5
-
10孙万儒.我国酶与酶工程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回顾[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3):466-475. 被引量:6
-
1冯德清.大陆酶制剂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4,5(1):65-67.
-
2加入WTO对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00,16(4):4-4.
-
3王家勤.浅谈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9,7(5):16-17.
-
4张晓静,李利红,尹士海,杜晓丽.我国酶制剂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4):266-267. 被引量:6
-
5尤新.积极开拓酶制剂的应用领域[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1,12(2):1-5. 被引量:7
-
6霍兴云,冯德清.国内酶制剂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食品与机械,1993,9(6):22-23. 被引量:1
-
7酶制剂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催化剂[J].中国食品工业,2000(3):54-55.
-
8徐斌.酶制剂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07(10):20-20. 被引量:1
-
9中国酶制剂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2):21-21.
-
10霍兴云.我国酶制剂工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讨[J].化工科技市场,2001,24(2):16-1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