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生物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微生物技术和生态农业进行了阐述。认为微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农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产业化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使得农业系统更具生态合理性和功能的良性循环。微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农业中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必将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成熟。
作者
柳焕章
刘建钗
刘贵巧
郝俊灵
机构地区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邯郸市土肥站
出处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25-27,共3页
Journal of Handan Agricultural College
关键词
微生物技术
生态农业
农业系统
应用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5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1
王松良,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与世界可持续农业殊途同归[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2):81-84.
被引量:23
2
薛澄泽.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J]
.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16(1):1-3.
被引量:18
3
朱方长,陈凌云.
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1):13-16.
被引量:10
4
李增智.
菌物在害虫、植病和杂草治理中的现状和未来[J]
.中国生物防治,1999,15(1):35-40.
被引量:88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刘巽浩,任天志.
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决择[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14(5):263-267.
被引量:15
2
蒋和平,陆世宏.
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15(5):257-260.
被引量:8
3
高旺盛.
试论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发展方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15(6):324-327.
被引量:8
4
陈友福.
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与政策体系[J]
.江西农业经济,1995(1):13-16.
被引量:4
5
柯建国,章熙谷,程金铁.
浅论中国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18(2):21-25.
被引量:6
6
陈友福.
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与政策体系[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16(3):149-153.
被引量:11
7
李恩泽 石玉山 等.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标准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2(6):17-18.
8
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9
康晓光.中国农业的现实抉择-生态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2,13(5):288-290.
10
吴峻.浅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2,13(6):325-328.
共引文献
135
1
崔瑛,赵建凌.
绿色经济是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
.开发研究,2001(2):41-43.
2
王幸斌.
论二十世纪影响全球性农业的主要思潮[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15(4):20-22.
3
谢钦铭,梁广文,陆永跃.
淡紫拟青霉对荔枝蝽象的田间防治试验[J]
.武夷科学,2002,18(1):143-145.
被引量:12
4
左忠,王峰,温学飞,陈芸芸,郭永忠.
宁夏盐池县农田杂草种类及防治技术[J]
.草业科学,2004,21(8):71-77.
被引量:10
5
王宏生.
应用生物除草剂防除高寒草地有害毒杂草的前景展望[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34(4):32-34.
被引量:1
6
张卫明,顾龚平,史劲松.
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初探[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5):5-8.
被引量:30
7
王松良,郑金贵.
建设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4):24-28.
8
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
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27-31.
被引量:93
9
李庆祥,陈臻.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现状与未来[J]
.甘肃科技,2005,21(6):20-21.
被引量:8
10
邝灼彬,吕利华,冯夏,陈焕瑜,武亚敬,何余容.
温度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6(3):26-29.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51
1
杜立新.
农业动物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畜牧兽医,2004,31(10):3-6.
被引量:2
2
赵丽萍,许卉.
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
.滨州师专学报,2004,20(2):26-30.
被引量:5
3
叶丽娟,朱辉,田敏.
微生物来源的真菌细胞壁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26(1):34-41.
被引量:9
4
孙慎侠,曲晓娟,伦永志,付昌斌.
白色念珠菌拮抗菌株的筛选[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6):327-328.
被引量:6
5
薛慧良,崔新霞,秦楼竹.
现代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12):52-53.
被引量:6
6
高鹏,薛泉宏,常显波,封晔.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与筛选方法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59-63.
被引量:15
7
李德懿,富饶.
嗜酸乳杆菌与牙周致病菌混合培养的生态关系[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3):169-171.
被引量:6
8
郑爱珍.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58-1260.
被引量:10
9
梁启美,齐东梅,贾洁,惠明,牛天贵.
棉花黄、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抗菌蛋白B_(110)-a的初步测定[J]
.植物保护,2005,31(5):25-28.
被引量:29
10
周文强,樊慧梅.
拮抗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5(5):32-3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曹军平.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71-674.
被引量:13
2
柳焕章,刘建钗,周敬霄.
微生物间拮抗的研究方法与农业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10-1314.
被引量:13
3
程子豪.
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11):248-249.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刘源霞,兰进好,杜景平,孙洪岩.
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9(6):21-24.
被引量:6
2
孙铠.
浅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J]
.科学咨询,2008,0(7):61-61.
被引量:2
3
殷继艳,张建国.
细胞核DNA在研究杨属植物遗传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82-86.
4
李玲,孙文松.
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149-151.
被引量:4
5
杨晶,李天航,邵明龙,尹锐,刘秀明,庞实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生物反应器领域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7-30.
被引量:3
6
武忠亮.
植物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学,2008(12):15-16.
被引量:4
7
赵苏海,李桂祥,仲秀娟,王玮玮.
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132-134.
被引量:3
8
罗会.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1):27-28.
被引量:1
9
龚宏伟.
现代生物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前沿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1,31(4):6-9.
被引量:4
10
张亚旭.
DNA重组技术的研究综述[J]
.生物技术进展,2012,2(1):57-63.
被引量:8
1
孙海新,吴海霞,王禄.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作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4):273-273.
被引量:2
2
王会灵.
发酵床饲养种猪技术[J]
.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13(3):46-47.
3
管奥湄,章莹,刘宇,罗莎莎,王建武.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蔗田碳平衡特征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4):478-488.
被引量:5
4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1-345.
被引量:60
5
刘淑连.
生态农业是农民致富与环境改善的双重载体[J]
.山区经济,1999(6):11-12.
6
刘宇,章莹,杨文亭,李志贤,管奥湄,王建武.
减量施氮与大豆间作对蔗田氮平衡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817-825.
被引量:15
7
吕志明,张默函.
北方农村典型能源生态模式的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2004(11):29-29.
8
王莹,鲁建华,王维和.
沼气生态农业技术评价[J]
.可再生能源,2003,21(2):39-40.
被引量:14
9
С.,ОА,张力思.
评价农作物氮素营养的方法论[J]
.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译丛,1995(4):1-6.
10
徐文斌.
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216-218.
被引量:3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