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由交链孢菌(Alternaria.sp)引起小麦病害的研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叶部,穗部、籽粒上的症状观察,揭示了由交链孢菌所引起的 三个不同部位发病特点和不同的联系。经室内鉴定证明上述症状均由腐生性强,寄生性弱的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为主病原所致。分析了八十年代该病的发生情况,指出在小麦籽粒浆达最大值前的易感阶段有连阴雨,加上寄主早衰或受损伤时该病更严重。病害在叶部发病导致粒重下降,籽粒灌浆达最大值后再在营养器官上腐生对粒重是无关重要的。而在籽粒上的为害能影响其品质,发芽率和造成霉粒,在采收前后连续降雨,该病愈加严重,使籽粒霉烂的潜在威胁极大,一般情况该病造成单位面积减产不多,若该病流行在一个大面积的降雨区,其总体损失严重,不可低估。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5

  • 1罗永兰,张志元,冉国华.柑橘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4):418-421. 被引量:15
  • 2殷恭毅 刘克均 魏大为.柑橘枝杆皮层及叶片组织内潜伏侵染病菌的调查研究[J].南京农学院学报,1981,(4):54-54.
  • 3沈兆敏.柑橘丰产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4Barrett H L, Barry B Hunter. Illustrated genera of imperfect fungi[M]. Minneapolis: Burgess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 5邹文欣,谭仁祥.植物内生菌研究新进展[J].Acta Botanica Sinica,2001,43(9):881-892. 被引量:38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