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2-42,共1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同被引文献6
-
1陈长江.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5,18(2):84-85. 被引量:15
-
2肖海波.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1):117-119. 被引量:3
-
3李彦华.中德职业教育的对比及若干思考[J].新疆气象,2005,28(5):45-45. 被引量:1
-
4李波.德国职业教育一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9):44-44. 被引量:8
-
5王玉生.一项对未来的投资──德国职业教育扫描[J].中国职工教育,2000(2). 被引量:1
-
6张立生.德国职业教育考察见闻[J].职业教育研究,1999(7):61-61. 被引量:1
-
1席宁.职业教育应向瑞士学什么[J].纺织科学研究,2016,27(5):84-85.
-
2徐昌和.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5,21(26):63-64. 被引量:4
-
3姜立增.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1998(7):42-46. 被引量:6
-
4王玉生.一项对未来的投资──德国职业教育扫描[J].中国职工教育,2000(2). 被引量:1
-
5杨凤义.以德立身 以才立业[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03(1):40-41.
-
6王庆义.高职院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中国冶金教育,2012,17(3):49-50. 被引量:1
-
7郭永红.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典[J].山东劳动保障,2009(8):48-49. 被引量:4
-
8谢宁.德国职业教育的结构分析及其启示[J].新西部(理论版),2010(9):251-252. 被引量:1
-
9“德国制造”的信誉从何而来[J].西部财会,2004(1):58-58.
-
10宋诚英,洪洲.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察及启迪[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6(3):71-74.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