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必由之路(下)——国外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1
Technical Progress of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Part 2)
出处
《国际航空》
2001年第8期62-63,共2页
International Aviation
同被引文献14
-
1王希季,林华宝,苏连凤.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搭载任务──空间生命科学试验[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5,15(4):29-36. 被引量:12
-
2王希季.中国返回式航天器发展途径探讨[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5,15(6):1-8. 被引量:5
-
3李晓阳,姜同敏.基于加速退化模型的卫星组件寿命与可靠性评估方法[J].航空学报,2007,28(B08):100-103. 被引量:31
-
4张蕊.国外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特点分析和未来发展[J].国际太空,2010(12):31-38. 被引量:17
-
5闵桂荣,林华宝.中国的返回式卫星[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0,10(6):6-10. 被引量:4
-
6孙广勃.美国先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J].中国航天,2001(7):18-21. 被引量:5
-
7叶培建,杨孟飞,彭兢,李齐,董彦芝,张钊,江长虹,徐宝碧,邹乐洋.中国深空探测进入/再入返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45(3):229-238. 被引量:32
-
8康琦,胡文瑞.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5):574-580. 被引量:10
-
9黄亮,刘君强,贡英杰.基于Wiener过程的发动机多阶段剩余寿命预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44(5):1081-1087. 被引量:38
-
10姜强,咸奎成,王治易.空间可重复展收套筒式伸展机构技术[J].空间电子技术,2018,15(2):36-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余抗,吴文瑞,苏令,马晓兵.新一代载人飞船可重复使用技术体系研究[J].宇航学报,2023,44(9):1329-1336. 被引量:2
-
2包为民.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综述[J].航空学报,2023,44(23):1-26. 被引量:15
-
3刘士杰,王东,田原,马晓秋,郑大勇.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性设计技术分析[J].火箭推进,2024,50(1):67-77.
-
4武丽丽,吴龙飞,毛庆松,蒋金.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飞行器光轴自动校准优化[J].空间电子技术,2024,21(5):93-99.
-
1科明.可复用运载器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航天,2001(9):24-26.
-
2Mank.,JC,周以蕴.降低先进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成本[J].863航天技术通讯,1998(11):16-25.
-
3孙广勃.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必由之路(上)国外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J].国际航空,2001(7):49-51. 被引量:2
-
4乔淑欣,卢笙,单巍.国外典型私营航天企业专利策略研究[J].中国航天,2017(4):35-40. 被引量:2
-
5子力.巴黎航展俄美推出运载新方案[J].中国航天,1999(9):17-18.
-
6孙广勃.星际旅行:追星圆梦将有时——未来航天运输技术展望(专题之六)[J].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2000(5):16-18.
-
7刘庆声.21世纪航天事业展望(续三)[J].质量与可靠性,1998(4):16-18.
-
8廖炯生.航天器与运载器可靠性任务指标及其分析验证[J].质量与可靠性,1992(5):8-11.
-
9晓柯.回收猎鹰-9火箭那些事[J].国际太空,2015,0(3):52-59.
-
10魏晨曦.美宇航局宣布航天运输计划[J].测控信息,2003(2):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