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4-35,共2页
The Press
同被引文献17
-
1饶文靖.新闻知情权与娱乐化——访李希光教授[J].新闻界,2002(6):15-16. 被引量:2
-
2蔡海粦,蔡秀玲.我国现阶段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6(3):34-36. 被引量:1
-
3陈红梅.探讨记者采访权——从记者被打事件谈起[J].新闻记者,1999(3):19-20. 被引量:3
-
4李均义.谈谈记者在舆论监督中人身权保护的法律适用[J].新闻传播,2006(6):29-29. 被引量:1
-
5王俊荣.记者人身权的特殊性及其法律保护[J].新闻记者,2009(6):82-84. 被引量:2
-
6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12-122. 被引量:858
-
7陈燮衡.莫以“无冕之王”自居──谈舆论监督中的媒介行为[J].新闻战线,2000(4):37-38. 被引量:1
-
8陈建勇.论记者人身权特殊法律保护的构建[J].青年记者,2013(23):83-84. 被引量:1
-
9张新宝.侵权责任编起草的主要问题探讨[J].中国法律评论,2019(1):133-144. 被引量:68
-
10刘烨.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J].中国记者,2016(4):47-47. 被引量:4
-
1余秀宝.著作人身权性质之辩[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90-99.
-
2刘莉.探析民法对人身权保护的相关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6(3X).
-
3闫慧.如何提高证人的出庭率——兼评新《刑诉法》的相关规定[J].知识经济,2012(21):29-29.
-
4盛庆旺.劳动者人身权保护的法理思考[J].金卡工程,2008,12(6):76-76.
-
5尹晓敏.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其与知情权冲突之协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2(6):32-35. 被引量:7
-
6余秀宝.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以著作人身权的非人身性和财产性为视角[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66-73. 被引量:7
-
7邢佰峰,鄂玉荣.浅析民法对人身权保护的相关问题[J].科技信息,2009(1). 被引量:1
-
8李闯豪.论我国民法中的人身权保护[J].跨世纪,2008,16(9):144-145.
-
9戴云.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和平衡[J].中国科技博览,2008(23):43-43.
-
10赵泉.论人身权的法律保护[J].理论学刊,1995(3):36-3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