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10,共2页
Zhejiang Archives
参考文献12
-
1谈档案学研究面向世界问题[J].兰台世界(上旬),1998(7):6-7. 被引量:15
-
2吴宝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问题引起的若干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3(1):9-12. 被引量:64
-
3曾三.《档案工作随笔》[J].档案工作,1959,(3).
-
4《档案工作》社论:《档案工作者应该正确地掌握档案的自然形成的规律》[J].档案工作,1960,(11).
-
5王乃林.《关于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的探讨》[J].档案工作,1961,.
-
6王新才,吕元智.论档案形成的主观性[J].图书情报知识,2003,20(2):28-29. 被引量:13
-
7王荣声,王玉声.“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历史贡献与局限[J].山西档案,1998,0(6):7-10. 被引量:14
-
8张中.《我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J].档案工作,1961,(6).
-
9.《曾三档案工作文集》[M].档案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97,108,109,264,268页.
-
10陈兆祦.《对曾三关于档案形成与运动思想的一点认识》[J].档案学通讯,1992,.
二级参考文献11
-
1王荣声.关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通信[J].山西档案,1999,0(3):19-20. 被引量:3
-
2王荣声,王玉声.“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历史贡献与局限[J].山西档案,1998,0(6):7-10. 被引量:14
-
3何嘉荪.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与王茂跃等同志商榷[J].山西档案,1998,0(5):14-17. 被引量:24
-
4董丹青.从“连锁法”看“一体化”[J].浙江档案,1992(6):22-23. 被引量:4
-
5吴宝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问题引起的若干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3(1):9-12. 被引量:64
-
6霍振礼.科技档案的形成规律[J].档案学研究,1994(4):25-28. 被引量:11
-
7金慧珠,王志才,王俭,梁伟.文件登记、立卷、著录三位一体[J].档案工作,1989(4):11-13. 被引量:6
-
8曾三.关于档案室工作的几个问题[J].档案工作,1961,(6).
-
9张中.《我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J].档案工作,1961,(6).
-
10张照余.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9(4):24-27.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111
-
1刘洋洋,闫静.名人档案中的身份与认同——吴宝康的身份认同与中国档案学叙事的“本土化”[J].山西档案,2022(4):34-41. 被引量:2
-
2贾树梅.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何不适用中国”一文的异议[J].山西档案,1999(6):17-18.
-
3罗永平.中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比较[J].山西档案,1999(5):11-13. 被引量:2
-
4霍振礼.唯物、唯心和客观、主观的结论为时过早——再谈档案“有意识形成论”[J].山西档案,1999,0(5):20-23. 被引量:6
-
5郭侃,林琳,罗文萍.对师范专科学校文档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14(3):86-88.
-
6赵延芳.从被动控制到主动控制──也谈文件运动规律和文档一体化管理[J].浙江档案,1998,0(6):4-6.
-
7李财富.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四川档案,1997,0(5):8-11. 被引量:7
-
8王茂跃.试论文件与档案关系认识误区[J].山西档案,1996(5):22-23. 被引量:1
-
9黄世喆.对科技文件和科技档案关系的重新认识[J].档案学通讯,2004(4):25-29. 被引量:5
-
10姚志强.文档一体化必须澄清的三个理论问题[J].浙江档案,2004(11):11-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42
-
1黄子林.再谈档案形成规律及档案工作规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4):200-203. 被引量:5
-
2王荣声.关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通信[J].山西档案,1999,0(3):19-20. 被引量:3
-
3霍振礼.唯物、唯心和客观、主观的结论为时过早——再谈档案“有意识形成论”[J].山西档案,1999,0(5):20-23. 被引量:6
-
4王茂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何不适用中国——兼答何嘉荪先生[J].山西档案,1999,0(1):18-20. 被引量:6
-
5王荣声,王玉声.“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历史贡献与局限[J].山西档案,1998,0(6):7-10. 被引量:14
-
6何嘉荪,蓋书芹.应该如何看待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J].浙江档案,1998,0(11):23-25. 被引量:10
-
7王茂跃.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J].浙江档案,1998,0(7):12-14. 被引量:5
-
8宗培岭.对科技档案形成规律与科技档案工作规律的探讨——兼与《科技档案的形成规律》一文商榷[J].档案管理,1997,0(1):32-35. 被引量:7
-
9吴宝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问题引起的若干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3(1):9-12. 被引量:64
-
10吴品才.从元数据与文件的关系准确认识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J].浙江档案,2004(7):14-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8
-
1陈丕清.浅析现阶段如何加强归档电子文件管理[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6):121-123. 被引量:1
-
2邹吉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化历程回眸与启示[J].档案时空,2009(10):8-10. 被引量:2
-
3邹吉辉.从认识现状审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内涵结构[J].档案与建设,2010(3):14-17. 被引量:1
-
4周丽.文件生命周期全程管理初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0(1):146-148.
-
5廖美莲.科技档案形成规律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6):445-445. 被引量:1
-
6张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J].兰台世界,2017(13):10-16. 被引量:3
-
7管先海,何思源.对档案形成规律的若干思考[J].档案,2018(2):17-22. 被引量:3
-
8何永明,归吉官,张中华,刘泽珊.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审视中国档案学的理论自觉[J].档案学研究,2023(3):43-49.
-
1王恩汉.“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讨论对中国现代档案学形成的影响[J].档案学研究,2001(6):3-6. 被引量:4
-
2向春华.质疑“档案自然形成规律”[J].档案管理,2008(1):44-46. 被引量:2
-
3陈艳红.档案形成规律研究综述[J].档案学研究,2005(2):23-27. 被引量:2
-
4沈永年.城市建设档案形成规律的探讨[J].档案学通讯,1996(5):52-55. 被引量:1
-
5李玉洁,张长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之比较[J].兰台世界(上旬),2002(9):4-5. 被引量:2
-
6李财富.关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的若干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0(1):13-15. 被引量:11
-
7蓝晓娟.“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研究综述[J].云南档案,2011(3):24-26. 被引量:2
-
8徐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比较研究[J].云南档案,2009(1):5-6.
-
9王相华.共性与差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比较研究[J].浙江档案,2003(2):9-10. 被引量:2
-
10丁璇.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J].浙江档案,2005(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