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鼻腔给药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鼻腔给药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 ,本文介绍与鼻腔给药有关的因素 :鼻腔的解剖生理特点、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剂型。阐述了适于鼻腔给药的药物种类 ,对鼻腔纤毛有影响的因素 ,评价鼻腔给药的方法。鼻腔给药发挥全身疗效 ,给药方便 ,生物利用度高 。
作者
钮跃贞
赵德运
郑清芬
毛彩香
王兴华
机构地区
河北省儿童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1-38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
关键词
鼻内投药
剂型
鼻腔给药
分类号
R987 [医药卫生—药品]
R452 [医药卫生—治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198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95
参考文献
5
1
侯惠民,王浩.
现代药物制剂中的高新技术[J]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1):677-681.
被引量:16
2
庄林根.
药物气雾剂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学杂志,1992,27(10):620-625.
被引量:5
3
何林,蒋学华.
粘膜给药系统质量评价[J]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2):68-72.
被引量:25
4
王静清,卜国铉.
经鼻给药对鼻粘膜结构的影响[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1):14-15.
被引量:31
5
奚念朱,陈芝云.
安乃近滴鼻剂与药物的鼻腔吸收[J]
.儿科药学杂志,1998,4(1):1-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陈庆才,邵志高,朱友林.
头孢氨苄口腔粘膜粘附片的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24(10):442-444.
被引量:3
2
杨鹏晖,袁和亮,史晖,张晓东,李光平.
米非司酮阴道贴膜的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5):204-207.
被引量:5
3
张凤翎,邓爱琴,苏天亭.
α-干扰素鼻腔给药治疗肝炎的新途径[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4):158-159.
被引量:13
4
蒋新国,崔景斌,方晓玲,韦阳,奚念朱.
药物的鼻粘膜纤毛毒性及评价方法[J]
.药学学报,1995,30(11):848-853.
被引量:86
5
侯惠民,吴志明,贺芬,熊全美.
口腔粘贴缓释膜剂的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20(7):319-324.
被引量:18
6
崔景斌,奚念朱,蒋新国.
安乃近代谢物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HPLC测定及其鼻腔滴剂在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J]
.药学学报,1997,32(1):65-68.
被引量:9
7
毛世瑞,史哲,毕殿洲.
安乃近溶液鼻粘膜吸收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2):87-90.
被引量:14
8
Guo J H,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4年,15卷,5期,315页
9
王大林,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9年,10卷,4期,224页
10
Longer M A,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6年,6卷,367页
共引文献
73
1
王郁,康健.
麻黄碱对鼻黏膜的影响及三磷酸腺苷对其治疗作用的探讨[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20(20):941-943.
被引量:2
2
佟庆峰,张宪刚,刘学政.
抗生素对大鼠鼻黏膜结构影响的实验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4):465-466.
被引量:1
3
王建华,杨永,陈慧云,吕正检,徐世荣.
壳聚糖在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z1):594-596.
4
郭秀娥,王文刚,周筱青.
现代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3(3):29-32.
被引量:1
5
康健,马晓峰,李华.
长期应用鼻炎液对鼻粘膜的影响研究探要[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05-1805.
被引量:1
6
宋若会,刘钢,高士俊.
滴鼻灵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率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1):17-18.
被引量:6
7
郭琪,钱帅,富志军.
不同型号聚羧乙烯对口腔粘附缓释膜质量的比较[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2):10-12.
被引量:1
8
肖调湘,朱雄亮,王绍逊.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鼻炎79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5,11(4):40-41.
被引量:1
9
刘凤云.
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2005,18(4):284-285.
被引量:3
10
孙黎,范玉玲,乔喜芹.
体外粘附力测定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5,18(6):434-43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98
1
艾国平,粟永萍,程天民.
肠道粘膜免疫的构成与功能[J]
.免疫学杂志,2000,16(z1):82-84.
被引量:45
2
梅丹,毛世瑞.
鼻黏膜给药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8(2):63-71.
被引量:8
3
严家川,蒋晓江,张兴利,陈曼娥,张远凤.
醒脑静对脑出血后意识障碍伴发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28-3830.
被引量:11
4
徐群英,董淳,洪俊荣.
辛夷提取物对变应性鼻炎、P物质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3):14-16.
被引量:10
5
程建明,刘汉清,张兴德.
黄芩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6):358-359.
被引量:8
6
卓廉士.
“中脏”宜施灸治论[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66-767.
被引量:8
7
钱锋.
环境因素与儿童四种疾病患病率关系调查[J]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12):605-606.
被引量:5
8
袁拯忠,朱陵群.
浅谈解毒法治疗中风病[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19-20.
被引量:7
9
王桂英,门玉房.
柴胡注射液滴鼻用于小儿退热的疗效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01,8(1):32-33.
被引量:5
10
高雅,李更生,王军.
一滴清滴鼻剂对小儿外感发热降温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草药,2001,32(6):534-53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0
1
胡怀强,王新陆,周永红,付先军,刘伟,王栋先,付强.
逍遥滴鼻液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7):774-777.
被引量:7
2
程巧鸳,朱文静,李范珠.
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3):168-172.
被引量:13
3
张玉杰,侯俊玲,马长华,王筱亮,陈明霞,张强.
重组水蛭素鼻腔喷雾剂及辅料的鼻黏膜毒性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1):821-824.
被引量:4
4
周永红,王新陆,胡怀强,付先军,刘伟.
逍遥滴鼻液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症状的影响[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5,15(3):157-160.
被引量:5
5
刘彦生,王宪利,刘丰,曾雪萍,何海冰,唐星.
HPLC法测定安宫牛黄中姜黄素的含量[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1038-1039.
被引量:5
6
吴敏,路薇薇,张欣.
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的药理作用初探[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4):392-394.
被引量:10
7
江涛,刘金民,李得民,孙博.
中西医结合救治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26-927.
被引量:1
8
毛厌草,狄留庆,赵晓莉,毕肖林,杜秋.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展望[J]
.中医药导报,2007,13(10):94-96.
被引量:6
9
国华,朱清仙,刘志刚,喻海琼.
标准化粉尘螨疫苗鼻腔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机制初探[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8,28(3):273-274.
被引量:1
10
江涛,刘金民,吴疆,白赟,李得民.
醒脑开窍外治法在中风昏迷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11-171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柴玉爽,曾瑚瑚,何源峰,尚晓,万婷,尹震,范春林,叶文才.
安宫牛黄丸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3):565-571.
被引量:19
2
刘静(综述),刘玲(审校).
鼻腔给药新剂型及新型辅料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15):649-650.
被引量:2
3
程巧鸳,李范珠.
神经毒素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的脑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1):77-79.
被引量:15
4
冯胜,张毕奎.
鼻黏膜给药剂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7,18(8):625-627.
被引量:7
5
郝艳丽,刘蓉,韩伟,张小宁.
水蛭素的给药途径及其相关剂型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8):595-599.
被引量:5
6
黄玥,唐豪,杨事民,J.Y.Tu.
基于CFD技术的鼻腔输药的流动特性研究[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24(3):17-23.
被引量:4
7
程巧鸳,李范珠.
神经毒素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鼻腔给药的药动学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9):636-637.
被引量:2
8
曾立斌,任远.
中药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7,20(12):66-68.
被引量:7
9
冀俊虎,董联玲.
炮制夏天无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08,37(2):135-136.
被引量:2
10
褚克丹,林雄.
醒鼻凝胶剂的制备及丹皮酚的含量测定[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2):11-13.
被引量:6
1
戴洁,吴克和.
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鼻腔给药的研究[J]
.药学进展,1992,16(4):202-205.
被引量:2
2
庄林根.
鼻粘膜给药制剂的研究开发[J]
.医药情报,1992(5):15-17.
被引量:3
3
宋士峰.
对贵刊刊登《利巴韦林滴鼻治疗感冒优于静脉滴注》一文的验证[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4):253-253.
4
赵金堂,赵丽杰.
利巴韦林滴鼻治疗感冒优于静脉滴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2):154-155.
被引量:12
5
张莉,景年水,李云霞,毕茹.
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7):1496-1498.
被引量:5
6
王春华.
重视小儿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05-306.
被引量:4
7
柳云鹏.
药师指导用药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3):111-112.
被引量:3
8
张芃.
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探讨[J]
.河北医学,2014,20(6):960-962.
被引量:2
9
李远,魏志华.
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0):50-52.
被引量:8
10
顾志娥,王加凤,於婧.
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内科病人口服药漏服率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5,13(17):1658-1660.
被引量:7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