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梅花象征生成的三大原因 被引量:25

The Generation of the Symbol of Plum Blossom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梅花在两宋之际上升为崇高的文化象征,有着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深刻背景,也与梅花自身的生物条件密不可分。两宋之际地主经济、私有园林的发展,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促进了艺梅赏梅的兴盛,这是梅花走向文化象征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同时,士大夫道德品格意识的高涨,带来了自然审美中普遍的“比德”倾向,梅花也由此获得深刻的思想意义,演绎出“清”“贞”和合的人格理想。梅之冬花凌寒、素色清香、幽姿野处等生物种性,是一种丰富多样而又有机统一的“有意味”形式,是宋代理想人格的最佳载体。正是这天时地利、人情物理的风会凑泊,成就了梅花这一道德人格的图腾。
作者 程杰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0-165,共6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范景中.《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同被引文献143

引证文献25

二级引证文献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