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同志是一个对党忠实的共产党员——在中国丁玲研究会上关于丁玲历史问题的发言与补充
被引量:1
出处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55-58,共4页
Journal of Changde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34
-
1于敏.光辉思想映照文艺新天——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J].当代电影,2001(4):4-8. 被引量:3
-
2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实——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前前后后[J].新文学史料,1992(3):193-211. 被引量:12
-
3刘白羽.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J].人民论坛,2002(5):4-6. 被引量:11
-
4徐庆全.丁玲历史问题结论何以反复——对《文艺界平反冤假错案的我经我见》的辩正与补充[J].纵横,2000(5):61-64. 被引量:1
-
5黎辛.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J].纵横,2002(5):6-13. 被引量:8
-
6《向总会报告会务近况》[J].大众文艺,1940,1(1).
-
7严文井.《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1957年5月23日《新疆日报》.
-
8萧军.萧军日记(1940)[J].新文学史料,2007(3):4-42. 被引量:18
-
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
10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J].新文学史料,1982,.
-
1谭西林.刽子手[J].中外文摘,2011(18):43-43.
-
2文人炮制的冤案[J].报林,2007,0(8):66-67.
-
3李凤林.感冤假错案[J].诗词月刊,2016(8):36-36.
-
4陈明远.“文化人”语义的历史变迁[J].北京观察,2003(2):44-47.
-
5唐文婷.论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经济视野,2014(1).
-
6尹福佺.论《三国演义》中的冤假错案[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11-14.
-
7益君.拙作发表后[J].观察与思考,2000(12).
-
8王定璋.论冯梦龙《三言》中的冤假错案[J].天府新论,1994(5):65-71. 被引量:1
-
9余华:《第七天》[J].满分阅读(高中版),2014(7):84-87.
-
10卢琦.作者来函[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5):5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