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片剂包衣技术点滴
被引量:
5
Techniques of Tablet Agent Coating at Abroa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层薄膜包衣技术以避免片剂各组分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此外介绍了利用测色技术来研究着色薄膜衣的色斑 ;
作者
宾武生
机构地区
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
出处
《医药工程设计》
2001年第4期44-47,共4页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关键词
包衣
色斑
通风型
自动包衣机
三层薄膜
片剂
制药
分类号
TQ460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1
郑俊民.药用高分子材料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94.
2
森见久美子.-[J].粉体和工业(日),1998,30(7):49-56.
3
野口直志.-[J].药剂学(日),1999,59(1):43-50.
4
武田丰彦.-[J].粉体和工业(日),1998,30(11):57-63.
共引文献
5
1
安良,黄桂华.
几种包衣材料在红霉素肠溶片包衣中的应用[J]
.齐鲁药事,2007,26(8):490-492.
被引量:4
2
崔球,侯太平,李文利,侯若彤,刘世贵.
肉毒毒素肠溶微球灭鼠剂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7(2):238-241.
被引量:4
3
张朔,武凤兰.
国产甲壳胺流变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7):324-327.
被引量:1
4
丘晓琳,李国明.
药库型微型胶囊囊材研究进展[J]
.安徽化工,2004,30(1):10-13.
被引量:5
5
江德洪,高平,殷中琼,高荣,刘燕萍,刘世贵.
植物源绝育型灭鼠剂的微胶囊化技术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1(3):680-68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7
1
中国薄膜包衣技术发展趋势[J]
.化工文摘,2001(8):49-49.
被引量:1
2
王振国,王忠,安景华,袁国英,沈竟民.
纤维素类药用薄膜包衣材料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1994,22(1):34-36.
被引量:14
3
王振国,王忠,安景华,袁国英,沈竟民.
药用丙烯酸树脂的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11(1):1-6.
被引量:5
4
赵甘霖,王鸿辰.
布洛芬包衣缓释颗粒释药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J]
.药学学报,1995,30(4):291-297.
被引量:9
5
丁平田,王成雷.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中成药,1995,17(3):39-40.
被引量:13
6
张健.
薄膜包衣片替代糖衣片是大势所趋[J]
.中国药业,2006,15(11):17-17.
被引量:3
7
龚蕴玉,周群娣.
提高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应用精确性的途径和方法[J]
.纺织科技进展,2006(4):56-57.
被引量:1
8
孙吉佑,李艳辉,陆雪根.
新型水性肠溶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15(14):14-16.
被引量:2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S].2005: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引证文献
5
1
杨武胜,马春香.
浅谈制剂薄膜包衣技术[J]
.黑龙江中医药,2007,36(4):47-48.
被引量:1
2
刘超,雷韩芳,霍阳阳.
肠溶型包衣材料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J]
.化学与粘合,2012,34(3):33-36.
3
邱湘龙,赵艳红,谢茛芩,王祖怡.
薄膜包衣粉色差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药业,2012,21(12):55-56.
4
罗森,王笳,袁崇均,陈帅,吴燕,杨红,徐学民.
川射干总黄酮片的处方设计及稳定性研究[J]
.四川中医,2013,31(12):62-64.
被引量:1
5
赵振宇.
颗粒剂包衣材料的现状[J]
.天津药学,2003,15(4):59-6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李玲.
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7,16(12):21-22.
被引量:12
2
蒙连琼.
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薄膜包衣工艺研究[J]
.中国药业,2007,16(22):45-46.
被引量:1
3
陶丽华,张爽.
薄膜衣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1005-1006.
被引量:1
4
张霄翔,程科.
不同包衣材料包衣对复方芦荟颗粒吸湿性的影响[J]
.中药材,2010,33(6):979-983.
被引量:9
5
宋建华.
甲硝唑片薄膜包衣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46-47.
6
尹洪倩,王在震,欧扬,赵亮,杨阳.
甲硝唑片薄膜包衣制备工艺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17(8):124-124.
被引量:1
7
贾文娟.
研究甲硝唑片薄膜包衣的制备与稳定性[J]
.中国科技博览,2013(9):270-270.
8
王钰琦,李瑞明,李世良,陈孝,梁耀荣.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薄膜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4):51-54.
被引量:3
9
袁崇均,陈帅,罗森,王笳.
川产道地药材川射干系统开发研究(综述)[J]
.四川中医,2016,34(10):220-222.
被引量:11
10
吴建华,林淑贞.
柴藻消瘿散结颗粒有效期内的质量研究[J]
.海峡药学,2018,30(5):90-93.
被引量:2
1
王玮,刘晓春.
薄膜包衣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医药,2004,17(4):302-303.
被引量:1
2
小偏方二则[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2(2):7-7.
3
寻龙.
简易的键盘维护与保养[J]
.网络与信息,2009,23(11):63-63.
被引量:1
4
色斑如何去无踪[J]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2015,0(3):63-63.
5
尤新.
叶黄素(lutein)及其护眼功能[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14(5):1-3.
被引量:43
6
夏耘.
5种食物对抗“美丽杀手”紫外线[J]
.人人健康,2014(7):84-84.
7
王飞.
无甲醛胶具有市场原动力[J]
.粘接,2010(2):30-32.
8
李新宾.
吃出个VB美人[J]
.饮食科学,2009(11):68-69.
9
强效祛斑剂——莫诺苯宗[J]
.技术与市场,2008,15(12):133-133.
10
陈敏之,王舜华,甘礼骓.
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的制备及成分分析[J]
.化学世界,1989,30(9):391-393.
医药工程设计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