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改革与战略》
1995年第3期47-51,共5页
Reformation & Strategy
同被引文献56
-
1赵力平.着力提高市民素质[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6):14-16. 被引量:1
-
2李志明.提高市民素质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J].思想战线,1999,25(5):32-35. 被引量:3
-
3黎民.进城农民转变为新市民问题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2):52-55. 被引量:8
-
4林发茂.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J].城市问题,1985(1):20-23. 被引量:3
-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行为失范与公共管理——关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1999(78):2-12. 被引量:2
-
6张洪.农地征购,我国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新焦点[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14(6):51-52. 被引量:2
-
7吕世辰.中国社会主义的准市民城市化道路[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9(3):92-96. 被引量:1
-
8吕世辰.准市民与社会稳定[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8(2):93-97. 被引量:1
-
9马戎.“摆动人口”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4):33-38. 被引量:2
-
10穆光宗.民工潮与中国的城市化[J].社会科学家,1990,5(6):46-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俞守华,黄丽,区晶莹.新市民信息行为模型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现代情报,2016,36(4):30-36. 被引量:5
-
2卢鸿燕.关于新市民素质培训内容的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2017,0(6):8-9. 被引量:1
-
3张宏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基于H省L市的调查[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7,30(3):31-36.
-
4孟雨珊.网络媒介环境下新市民子女习作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7,0(12):10-10. 被引量:2
-
5李光明,徐冬柠.文化消费对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9,0(6):4-13. 被引量:9
-
6韩嘉玲,张亚楠,刘月.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定义的变迁及新特征[J].民族教育研究,2020(6):81-88. 被引量:14
-
7韩嘉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J].中国人口年鉴,2019(1):186-204.
-
8刘晓君,王晓航.保障群体细分视角下公租房供给有效性评价——以西安市为例[J].科学与管理,2023,43(3):87-94.
-
9张珩,张洋.金融服务精准对接新市民需求的困境、成因与优化对策[J].江淮论坛,2023(4):79-89.
-
10朱明东,吴华安,金玉华.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市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J].社科纵横,2024,39(3):34-44.
-
1曹剑光.政府、市场、合作网络之间的抉择与耦合——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制度)选择[J].行政论坛,2007,14(1):64-68.
-
2购买使用农资产生纠纷的解决途径[J].农村实用科技,2006(10):43-43.
-
3赵声馗.“蚁族”社会资本的缺失与建构[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6(6):7-11.
-
4胡海.关于如何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途径的思考[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1):119-119. 被引量:3
-
5刘春萍,徐露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责任政府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07(5):184-187. 被引量:8
-
6杨康乐,徐登敏.试论公司僵局的法律破解[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9-13.
-
7叶立峰.电子送达作为民事诉讼送达方式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7):122-123.
-
8戚枝淬.论公益信托视阈下的股权慈善捐赠[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28(6):158-164. 被引量:1
-
9吴良培.论侦查途径的选择[J].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1(2):36-39.
-
10杨龙芳.论深圳经济特区地方立法创新的历史、特色与前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2):5-9.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