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1,共3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资助
参考文献2
-
1[美]遗尔·尼夫.知识经济[C].樊春良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
-
2马克思恩格新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同被引文献4
-
1.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
2[美]威廉维尔斯曼 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
3[德]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49,11,36,24,78.
-
4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23(1):3-9. 被引量:208
-
1张洪武.论精神需要[J].大庆社会科学,1990(4):32-35.
-
2雪湘明.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简答[J].现代特殊教育,2009(10):48-48.
-
3刘奔.当代科技革命和交往手段的变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23(4):5-11.
-
4“解放”参会者——智能、高科技在会议中的角色[J].中国会展,2012(16):42-43.
-
5李隆汉.礼仪——走遍天下de金拐杖[J].公关世界,2002(1):40-40.
-
6周太忠.制定同异性人员交往时防止冲突局面的最佳战略[J].管理观察,1994,0(6):58-58.
-
7知识经济有哪些特征[J].教育导刊(上半月),1998,0(11):40-40.
-
8蔡志海.明天,你如何与人交往[J].社会,2000,20(4):18-19.
-
9丁园园,吕伟,姚本先.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90-91. 被引量:12
-
10丁三青,吕冰.刍论网络交往对人的主体性提升的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9):2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