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37,共4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6
-
1沈亚生.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知识经济”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1(1):55-61. 被引量:1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
5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共引文献962
-
1楚永生,王玉萍.马克思的劳动范畴及其层次性分析[J].理论探索,2004(4):44-45. 被引量:2
-
2姜玉洪,王志军.印度传统文化特征论略[J].北方论丛,2004(4):71-74. 被引量:9
-
3门从国.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大市场——中美技术贸易市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75-376.
-
4雷振扬.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02(4):3-7. 被引量:1
-
5居占杰.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J].社会主义研究,2002(4):42-44.
-
6魏爱军.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J].理论探索,2004(5):28-31. 被引量:2
-
7梅荣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分析及当代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2(6):31-33. 被引量:3
-
8常桂祥.民主政治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J].齐鲁学刊,2001(2):140-144. 被引量:3
-
9李宁.21世纪经济地域景观形态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4):48-52.
-
10李安增.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诠释[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107-110.
同被引文献10
-
1林涛.中国古代政务信息的产生及其演进[J].秘书之友,1991,0(4):12-13. 被引量:1
-
2段尧清,汪银霞.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纵向透视[J].情报科学,2006,24(6):955-960. 被引量:9
-
3完颜绍元.诏令、露布、榜文、告示 宋明清时期的政务公开猫腻[J].人民论坛,2014(1):78-80. 被引量:1
-
4徐建飞.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众传媒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以《人民日报》《学习》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考察[J].编辑之友,2014(7):104-108. 被引量:4
-
5李煜.传播史视阈下晚清电报的官督商办[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5):47-53. 被引量:3
-
6高涵.中国古代实物传播文化的探析[J].中国报业,2012,0(11X):136-136. 被引量:1
-
7陈潭.智慧社会建设的实践逻辑与发展图景[J].行政论坛,2019,26(3):38-43. 被引量:29
-
8王东.电报技术、报纸媒介与晚清时期的民意表达——基于《申报》《新闻报》《时报》所载公电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5):82-90. 被引量:4
-
9范佳兴.区块链助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背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4):171-174. 被引量:3
-
10杨述明.人类社会演进的逻辑与趋势:智能社会与工业社会共进[J].理论月刊,2020(9):46-59. 被引量:11
-
1孙金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J].经济师,2002(10):258-259.
-
2彼得.诺兰.技术进步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发展观察,2009(4):34-35.
-
3为什么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J].江海学刊,1960(8):1-5.
-
4张凯星.论知识经济和历史唯物主义[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3):147-147.
-
5辛文.共和国五十年四川经济发展的回顾[J].决策咨询,1999(4):4-8.
-
6赵东.香港回归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J].现代企业,1997(1):26-27.
-
7奚广庆.正确认识大的历史时代[J].社会科学研究,2003(2):1-6. 被引量:2
-
8王天玺.人与社会[J].创造,2011,19(10):56-58.
-
9刘晓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体性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62-64.
-
10楚更尧.试论社会形态的两个问题[J].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2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