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Advances of Study o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伴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1],属于中医学“郁病”范畴[2].<内经>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泻之,水郁折之”[3]的治法,其中尤以“木郁达之”更具临床意义.汉唐以来,许多医家沿袭<内经>经旨,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百合病[4]、妇人脏躁[4]等病证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以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治疗,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至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论点,首倡“六郁”学说,并立越鞠丸治郁[5].明代张景岳提出“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以及“郁由于心”等观点,提出“凡气血一有不调而致病者,皆得谓之郁”.明代赵献可将郁的概念推而广之,提出“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抑而不通之义”,在治疗上,他根据五郁相因而首重木郁的特点,提出“以一法代五法”,即用逍遥散一方治其木郁,俾肝胆之气舒展则诸证自解,在病机和治疗上都发展了朱丹溪的六郁学说.清代诸医从临床实际出发,强调七情致郁,辨证分新久虚实,治疗上渐趋成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日渐加强,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使抑郁症患者日趋增多[6].由于患者体质不同,病因各异,病机有别,治法也当不同,现介绍如下.
作者 李宝玲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66-567,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23

  • 1何燕玲,瞿光亚.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J].上海精神医学,1989,7(3):124-126. 被引量:29
  • 2唐济生,李星宝,朱振铎,刘兰芬.舒必利的抗抑郁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6,6(4):243-244. 被引量:5
  • 3沈鱼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13,431.
  • 4范振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7卷,5期,230页
  • 5沈渔Cun,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4卷,5期,194页
  • 6张明园,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年,20卷,2期,67页
  • 7张明园,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年,13卷,2期,70页
  • 8赵亚忠,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年,19卷,2期,97页
  • 9朱昌民,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年,18卷,5期,295页
  • 10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1993年

共引文献233

同被引文献116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28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