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方剂药动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要阐述目前方剂药动学研究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三个问题 :①选择合理的化学分析方法 ;②确定科学的血清预处理方法 ;③样本来源问题。
作者
徐睿
李源
黄熙
张莉
机构地区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室
出处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Academic 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mac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9870 932 30 0 70 91 2 )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计划资助项目
关键词
中药方剂
药动学
化学分析法
预处理方法
样品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12
1
陈可冀.迈向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07.
2
黄熙,陈可冀.
“证治药动学”新假说的理论与实践[J]
.中医杂志,1997,38(12):745-747.
被引量:58
3
李敏,杜力军,孙虹,苏秀玲.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常用研究方法概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0):637-639.
被引量:15
4
潘思源.
试论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5):40-41.
被引量:14
5
苏成业 朱秀媛.葛根有效成分的代谢研究Ⅱ--14C-黄豆苷元的大鼠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J].药学学报,1979,14(3):129-129.
6
任平,黄熙.
方剂药动学研究策略[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1):66-68.
被引量:6
7
肖相如.
中医科研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4):162-165.
被引量:9
8
张明,侯世祥,廖工铁.
复方中药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Ⅰ)-基本方法及其应用现状[J]
.华西药学杂志,1992,7(4):222-225.
被引量:10
9
张善堂,王钦茂,陈礼明.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3):58-61.
被引量:7
10
张莉,黄熙,王骊丽.
中药药动学血样预处理方法回顾与展望[J]
.中草药,2000,31(10):792-79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82
1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姜友平,郭淑英,沈鹏.
以解热的药效法初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1-4.
被引量:52
2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郭淑英,沈鸿.
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被引量:43
3
李锐.
中医方药的药动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1):35-40.
被引量:14
4
庞志功,汪宝琪,张清.
用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研究丹皮酚在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J]
.分析化学,1993,21(12):1417-1419.
被引量:4
5
卢贺起,张智,魏雅川,闪增郁,张万龙,牟稷征.
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1-13.
被引量:36
6
汪宝琪,庞志功,曹治权,康军,胡晓璐.
大青叶淫羊藿中微量锰在兔血中药代动力学的研究[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3,14(3):226-229.
被引量:4
7
庞志功,汪宝琪.
大黄素大黄酚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3,14(4):346-349.
被引量:19
8
吴坚东.
板蓝根注射液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评价[J]
.中成药,1993,15(3):5-6.
被引量:8
9
刘延福,赵福民,周毅生,崔玉敏,韩卫东,吴佳春.
小活络丸镇痛药效成分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成药,1994,16(3):34-37.
被引量:18
10
赵福芹,王爱莲,王林.
中药制剂中丹参素的兔体内分布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5):291-293.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143
1
殷文光,李曼玲,刘淑芝.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60-64.
被引量:8
2
蒋学华,马国.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S1):80-90.
被引量:3
3
夏厚林,黄立华,曾南,董小萍,王建.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析义[J]
.中药与临床,2011,2(1):36-38.
被引量:3
4
冯兴中.
DME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运用的再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S1):8-10.
被引量:2
5
杨喜忠,孙静,文爱东,唐荔.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药炮制质量[J]
.医学争鸣,2002(S1):93-94.
6
宋金春,曾俊芬,何宏宇,杨鹤.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家兔血清中阿魏酸和川芎嗪浓度[J]
.中国药房,2004,15(8):467-469.
被引量:5
7
刘建辉,王敏.
简析中西医结合之临床用药[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3007-3007.
被引量:1
8
马丽杰,张述禹,荀雅书,乙兵,白翠莲.
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药动学研究[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4,26(3):175-178.
被引量:15
9
任平,黄熙,张莉,王郦丽.
方剂配伍的临床药动学研究Ⅰ:川芎与川芎芍药汤的比较[J]
.中草药,2000,31(12):915-917.
被引量:14
10
史载祥.
后再灌注时代难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考[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5.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95
1
黄志力,周骋,伍必英,孙瑞元.
盐酸川芎嗪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5(4):240-243.
被引量:19
2
伍小波.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4,24(6):51-54.
被引量:9
3
张新昌.
川芎单煎液、川芎丹参共煎液和补阳还五汤在大鼠体内川芎嗪的血药浓度比较[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5):37-38.
被引量:5
4
李玉幸,王凤莲,严以炳,朱蓉,舒娟.
冠心病等242例血瘀证患者甲皱微循环动态观察[J]
.宁夏医学院学报,1994,16(2):126-130.
被引量:2
5
任平,黄熙,马援,文爱东,藏益民.
脾虚血淤大鼠肠道菌群和川芎嗪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初探[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40-42.
被引量:21
6
江骥,姜国辉,叶云鹏,王世真.
川芎嗪的体内代谢[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3,15(2):79-82.
被引量:25
7
巫朝伦,贾丹兵,范素琴,李良桥.
地奥心血康和双氢克尿塞对地高辛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的影响[J]
.上海医药,1994(5):23-24.
被引量:2
8
文爱东,黄熙,宋岭,蒋永培.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瘀证大鼠血清中川芎嗪浓度[J]
.药物分析杂志,1994,14(4):12-15.
被引量:21
9
杨丽莉,袁倚盛,佟永岭,郭长源.
冰片和川芎嗪血药浓度的GC-MSD测定法[J]
.药学学报,1994,29(9):697-701.
被引量:48
10
黄志力,桂常青,孙瑞元.
盐酸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分布[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4):297-30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4
1
祁淑玲.
川芎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天津药学,2005,17(1):61-64.
被引量:15
2
毕颖斐,毛静远,刘昌孝.
中草药及其制剂对地高辛药动学影响的研究近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7):662-665.
被引量:3
3
徐睿,李源,黄熙.
川芎嗪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1):58-61.
被引量:24
4
杨保林,王阶,姜燕.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7):86-87.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王姗,李家明,何广卫,景蓉,吴玉林.
MC-00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11):1254-1258.
被引量:2
2
连小洁,王松,朱鹤孙.
川芎嗪衍生物改性丝素材料体外抗凝血性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30(1):134-138.
被引量:3
3
邓新国,胡世兴,张清炯,杨锦南,林少春,吴珏珩,汤丽芬,钟国平.
盐酸川芎嗪经腹腔注射在兔眼视网膜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0):1115-1118.
被引量:10
4
胡胜,陈绍洋,熊利泽,魏梦绮,刘艳红,宦怡.
弥散加权磁共振扫描评价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34-137.
被引量:3
5
程先超,刘新泳,徐文方.
川芎嗪的结构改造及修饰[J]
.药学进展,2005,29(6):241-246.
被引量:16
6
蔡川,周扬,刘卫辉,李嘉琳.
川芎、瓜蒌仁、桑叶提取物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90-93.
被引量:3
7
朱明军,王永霞.
冠心病中医辨证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1):72-75.
被引量:1
8
杜一平,刘丽,林文果,雷开键.
葛根素联合参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29(3):210-212.
被引量:1
9
邓新国,张清炯,贾小芸,胡世兴,陈金卯.
川芎嗪全身用药在兔眼不同部位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比较[J]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6):721-725.
被引量:8
10
薛鹏,吕国凯,程先超,刘新泳.
川芎嗪哌嗪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
.化学试剂,2006,28(9):513-514.
被引量:3
1
叶利.
禹余粮的质量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1998,13(1):50-51.
被引量:1
2
牛长群,何丽一.
中药白屈菜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3):138-140.
被引量:15
3
纪松阁.
小儿多实多热之我见[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8):161-161.
4
阿依古丽.艾山,彭颜晖,温林豹.
加味逍遥散治疗卒中后抑郁120例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26(S1):1196-1197.
被引量:2
5
胡柳.
中药国际化亟待解决三大问题[J]
.技术开发与贸易机会,2002(9):3-4.
被引量:1
6
胡芳弟,封士兰,苟于强.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30(3):90-92.
被引量:7
7
专家指出我国中药材领域存在三大问题[J]
.河北中医,2004,26(10):780-780.
8
梁军,王迪,杨琦,夏永刚,杨炳友,匡海学.
植物多糖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12,40(6):120-122.
被引量:4
9
王桂红,殷明文,张雁冰,寇娴,薛华珍.
用化学分析法对蝌蚪的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18-19.
10
孟红梅,韩多红.
甘草营养成份的分析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5):59-60.
被引量:3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