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舰导弹电子对抗新途径探讨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先进反舰导弹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阐述和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意义及其主要支撑技术。分析了现有反导防御电子对抗系统的局限性。为了对付先进反舰导弹的攻击 ,在提高对传统的平台系统和导引头的干扰水平的同时 ,需要针对先进反舰导弹的支撑技术 ,寻求新的电子对抗突破口 ,并就这些突破口的干扰进行了分析。
作者
邱杰
机构地区
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出处
《飞航导弹》
2001年第10期44-47,共4页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关键词
反舰导弹
电子对抗
GPS数据传输设备
无线电高度表
作战特点
分类号
TJ761.14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N9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3
1
高倩.
美国在开发抗干扰的GPS产品[J]
.飞航导弹,2000(10):57-59.
被引量:1
2
李新光,金兆恂.
对GPS接收机实施电子干扰[J]
.电子对抗,1993(4):36-41.
被引量:1
3
邱杰.
远距离发现巡航导弹的方法研究[J]
.飞航导弹,1999(11):23-2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航天部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世界导弹大全[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2
刘英姿.
美国关注巡航导弹的防御[J]
.飞航导弹,1999(1):25-27.
被引量:1
3
杨茜,刘英姿.
美国寻求探测隐身巡航导弹的系统[J]
.飞航导弹,1999(2):33-3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何恒,杨晓云.
基于移动通信网的隐身巡航导弹预警系统[J]
.飞航导弹,2006(5):19-22.
2
何恒,陈彦辉,孙锦华,杨晓云.
低空隐身巡航导弹突防监测与航线预测系统[J]
.现代防御技术,2007,35(5):96-100.
被引量:3
3
孙静.
国外巡航导弹及其光电对抗技术[J]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2001(4):7-11.
被引量:2
4
周振浩,王行仁.
巡航导弹作战效能评估系统[J]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2):1638-164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
1
熊吉光,马政伟.
反舰导弹突防研究[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1,16(2):241-244.
被引量:8
2
邹振宁,周芸.
GPS对抗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J]
.全球定位系统,2004,29(3):45-47.
被引量:6
3
杨祖快,张春.
反舰导弹面临的电磁环境及抗干扰措施[J]
.电子对抗技术,2004,19(6):34-37.
被引量:14
4
李静海.
反舰导弹发展趋势分析[J]
.战术导弹技术,2001(3):16-21.
被引量:10
5
方有培.
反舰导弹及其对抗[J]
.舰船电子对抗,2001,24(5):18-22.
被引量:14
6
宋贵宝,周文松,许诚.舰空导弹拦截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计算[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1998,13(3):1-4.
7
施莱特D C,顾耀平,何自强,王燕,等译.信息时代的电子战[M].成都:信息产业部电子第29研究所,2000..
8
王平建,等.外国海军武器装备发展2006年度报告[R].北京:海军装备研究院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
9
刘桐林.世界导弹大全[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10
刘桐林.世界导弹大全[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780-892.
引证文献
10
1
成顺利,阳再清.
新型反舰导弹对舰艇防御的挑战与对策[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3,18(2):232-234.
2
邹振宁.
反舰导弹电子对抗技术探析[J]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5,27(2):67-70.
被引量:6
3
邹振宁.
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电子对抗方法探析[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4):37-40.
被引量:5
4
杨智辉,李锋.
现代反舰导弹的电子对抗技术探讨[J]
.飞航导弹,2006(2):60-63.
被引量:7
5
苏亮,宋江涛,茆明.
电子对抗与舰空导弹系统综合反导的电磁兼容的初步分析[J]
.现代防御技术,2007,35(4):19-21.
被引量:7
6
冷锋,邹振宁.
反舰导弹电子对抗技术分析[J]
.飞航导弹,2007(9):23-26.
被引量:4
7
周建强,王为颂.
单舰反导作战舰空导弹与电子战武器使用电磁兼容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4):162-164.
被引量:4
8
王杰,盛骥松.
对反舰导弹的有源干扰技术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2011,34(2):36-40.
被引量:11
9
金虎,马冬冬,郭新民.
水面舰艇单舰反导技术[J]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2):12-14.
被引量:4
10
张国强.
舰船电子对抗系统的构成与技术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25-125.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李相平,李亚昆,殷勇,方天翔.
现代反舰导弹面临的电子战环境与对策[J]
.舰船电子工程,2008,28(4):22-26.
被引量:4
2
张远新,江言林.
反舰导弹抗干扰技术发展和运用[J]
.飞航导弹,2008(8):34-36.
被引量:20
3
张高峰,刘蜀.
舰艇综合防空反导作战仿真框架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15,27(1):155-162.
被引量:7
4
李相平,赵腊,胡磊.
相干两点源对反舰导弹导引头的干扰研究[J]
.制导与引信,2008,29(3):48-52.
被引量:17
5
许海龙,吴雪峰,李宏中,王铁.
激光有源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效能分析[J]
.舰船电子对抗,2008,31(4):61-64.
被引量:1
6
李平,章勇华,黄文华.
高功率微波对抗反舰导弹的技术途径[J]
.飞航导弹,2009(1):33-36.
被引量:3
7
孙卫东,马其东,王富宾.
舰艇末端软硬协同防空辅助决策方法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5):49-52.
被引量:3
8
侯品,郭庆昌.
红外图像分割算法分析[J]
.自动化博览,2009,26(10):72-73.
9
张朋涛,王公宝,邱敏.
增强电磁干扰反导效果的舰艇编队队形优化配置[J]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37-39.
被引量:1
10
周国辉,刘湘伟,陈朝晖.
反舰导弹突防技战术及其防御[J]
.飞航导弹,2010(8):66-69.
被引量:9
1
潘儒宗,邓尉林,钱进夫.
高性能红外辐射材料研制途径探讨[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1,10(4):312-316.
被引量:27
2
王新伟.
移动网络优化的途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105-105.
3
肖先赐.
电子战技术发展途径探讨[J]
.国际电子战,2005(6):2-2.
4
朱庆厚.
转发式通信干扰与实现途径探讨[J]
.无线电工程,1993,23(5):32-39.
5
王立强,李炯.
数据链在陆航典型作战样式中的应用[J]
.电讯技术,2004,44(6):18-20.
被引量:6
6
孙桂东.
预警机雷达反隐身途径探讨[J]
.现代雷达,1993,15(5):18-25.
被引量:1
7
赵维钺.
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的电子作战特点及其启示[J]
.航天电子对抗,1991,0(4):6-12.
8
杨志,王国宏.
雷达组网反隐身技术途径探讨[J]
.电子对抗,1997(4):12-19.
被引量:6
9
于志良.
提高红外诱饵3-5μm选择辐射的途径探讨[J]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1994(2):12-15.
被引量:3
10
王晓晖,王立军.
Ku波段卫星网优化途径探讨[J]
.卫星与网络,2010(11):46-50.
飞航导弹
200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